籍盟 劉傳志
(國網四平供電公司,吉林 四平 136000)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的用電需求也在不斷地攀升。電力事業的發展得到了來自于整個國家的重視。電力行業的發展穩定性不僅僅意味著電力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也會對整個社會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其中,輸電線路作為電網主要的構成部分,輸電線路的運行穩定性是整個電力系統穩定性的保障所在。因此,開展電網工作的時候,需要將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實處,針對于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做到及時預防,盡早處理,讓嚴格的操作規程成為安全作用的前提條件。同時,輸電線路的維護單位需要定期將巡視,檢測,維修工作開展起來,懂得將先進技術運用到日常工作中去,繼而更好地實現對輸電線路的科學管理,確保線路運行的穩定性得到先進技術的支持。
特殊巡視在氣候劇烈變化、自然災害、外力影響、異常運行和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特殊要求時進行。通道隱患特殊巡視周期分為三級。危急隱患施工期間派人全程盯守;嚴重隱患每周專業特巡至少一次,屬地化人員每周巡視2次;一般通道隱患每月專業特巡至少一次,屬地化人員每周至少巡視一遍,以便掌握施工點變化情況。班組依據通道隱患臺賬及隱患特巡周期,提前制定下周巡視計劃,周巡視計劃詳細列明需特巡的通道隱患點。其它特殊情況(如惡劣天氣)下的特殊巡視在輸電運檢室指導下安排。
巡線人員到巡線位置以后,必須按其順序,部位和關鍵部位進行,要看到、看清、看準,特別是關鍵部位的金屬要件,必須要合乎安裝標準。防護區內的增添物必須要看到。
在送電線路上巡視,一般能聽見有兩種響聲。一是導線振動聲,多發生在11月到第二年三月,振動波幅大的直觀可以看見,振動聲稍大的可以直接聽見。振動較弱,聲音較小,一般不被人們所注意,由于導線長期疲勞震動,天長日久,使導地線產生了斷股,這種鑒別方法必須將耳朵貼在電桿上聽,才能判定。另一種是聽導線放電聲,導線放電聲有電暈放電,風壓、臟物、松股、銷針放電聲等。在聽的過程中更主要的是導線斷股引起的尖端放電聲,都要靠聽巡判斷出來。
巡線員在巡視中發現了缺陷,在現場必須做好記錄。填寫缺陷卡片之前首先應根據所在的部位和缺陷程度判斷出缺陷分類,然后列出所用材料名稱,規格,數量及處理方法,應全部填寫詳細后將卡片上報。
在地面人工巡視的基礎上,可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如手持終端設備對線路進行檢測,獲得準確、詳細的數據,以便為開展狀態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在交通不便和線路特殊區段還可采用輸電線路在線監測裝置輔助巡視。2008年南方罕見冰災之后,電力系統在全國范圍內加大了對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的開發研制和推廣應用。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是通過安裝在線路上的傳感、攝像設備提供線路狀態信息,判斷輸電線路的異常情況,可實現電網集中實時監控。為了減少巡視人員登桿(塔)檢查,提高線路巡視效率,保障巡視人員安全,國內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智能機器人巡線,可以人工設定巡視路徑,并通過搭載的檢測系統將檢測數據傳回后臺。采用地面人工巡視結合帶電檢測的方式,相對于僅有地面人工巡視的效率有了較大的提高,靠儀器檢測能發現肉眼不易發現的缺陷。以紅外測溫為例,能有效發現發熱點,不足的是巡視人員在地面手持紅外探測儀器,紅外檢測質量不高,對塔頭部分的金具、銷釘、放電間隙和絕緣子、導地線等設備的缺陷仍不易發現。
線路巡視特別是通道環境巡視,多為步行巡視或乘車巡視,以線路巡視人員目測觀察為主,對線路路徑通道環境中的各類隱患或危險點進行定點檢查。這種傳統的輸電線路巡視方法受人員素質、天氣狀況及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大,無法完全掌握線路運行的真實情況。
增加安全投入,嚴格安全監管輸電線路施工安全風險管理需要一定的安全投入,其中既包括資金、設備以及技術等方面的投入,電力企業要嚴格依照安全風險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對施工單位以及分包單位等在安全管理方面嚴格要求,確保其能夠按照規定來履行安全監管措施,例如:施工機械設備是否安全、材料質量是否達標、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護水平到位與否等,嚴格進行每一項檢查,確保每一項檢查都達標,而且要嚴格監督施工單位的施工資金分配,安全投入需要達到規定標準。安全監管對于施工安全風險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強化監理單位在施工安全監管中的重要地位,要將安全監管納入監管工作內容中,使其成為重中之重,將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質量,也才能真正確保輸電線路工程施工安全,實際的施工安全監管中要明確重點項目,例如:設計圖紙是否達到安全標準,物資供應及時與否等,隨著工程施工的進行要不斷地開展技術交流會議,不斷地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從而確保輸電線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質量,積極強化安全風險控制。
近年來,電力企業致力于提高電力安全生產的風險管理水平,針對其中的安全評價環節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及研究,但是由于研究領域覆蓋面過于廣泛反而使得評價工作的針對性不強,進一步造成不夠細致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