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明
(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 昆明 650208)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各國開放合作的宏大經濟愿景,需各國攜手努力,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一帶一路”給高校國際化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云南鐵道類院校雖與其他外省各鐵道院校相比,在設施等資源方面稍有欠缺,但因其臨近邊境線的地緣優勢又使其在“地利”上領先于其他外省高校。
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昆明鐵路機械學校早在2007年就開始與越南鐵路專科學校、泰國鐵路局建立互訪合作機制。2008年5月,昆明鐵路機械學校被云南省商務廳備案為“云南省外派勞務鐵道機械專業基地”。學院在2016年開始的肯尼亞蒙內鐵路培訓項目和埃塞俄比亞鐵路培訓項目均取得成功。2018年10月,2018年泛亞鐵路沿線國家鐵路運營管理與工務養護技術培訓班全體學員到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交流研討活動,來自阿曼、阿塞拜疆、阿富汗、斯里蘭卡、肯尼亞和伊朗共6個國家的鐵路運營管理和工務維護相關部門的27名官員參加。2018年12月,2018年泰國高軌運營管理研修班全體學員到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就建立學院與泰國鐵路局、軌道交通職業院校雙邊合作機制,推進留學生專業教育、師資培訓、成人教育、短期技術培訓、語言培訓等項目的合作辦學進行交流研討。
以中國主導建設的國際鐵路需實行中國鐵路標準,中國鐵路標準需由中國軌道類院校對技術人才進行培訓,以確保中國鐵路標準不走樣。中國鐵路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先頭部隊;鐵路人才培養培訓是中國鐵路“走出去”的基礎性和先導性工程。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鐵路“走出去”的縱深推進,“一帶一路”沿線特別是“南南合作”中的發展中國家鐵路人才市場巨大。
云南是參與“一帶一路”的充分受益者之一,發揮云南區位優勢,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鐵道類院校需充分發揮軌道交通領域學科優勢與特色,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鐵路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鐵路建設、運營及管理人才,深入做好軌道交通培訓任務,為推動“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供有力支撐。外省不少軌道類行業院校也早已瞄準了這塊蛋糕,面對強勢競爭,需要云南軌道類院校建構其獨具特色的國際化辦學模式和力量,增強自身優勢和吸引力。
教育的國際化對院校的發展規劃、專業建設、師資建設、管理理念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國際鐵路的建設和陸續開通,一方面要不斷補充新工種的技術人員,另一方面要加大鐵路行業各類人才的培養培訓。院校需積極主動融入國際,按國際化標準培養人才。需有國際視野制定院校高標準發展規劃,通過專業及人才需求調研,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建設體系。最大限度介入國際化鐵路建設及鐵路人才培養,貼近現場實際。
院校需突破現有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引進國際化管理及教學、科研人才。提前儲備開設有針對性的國際化鐵路專業課程及語言培訓課程、培養學生的國際化素養,學習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風俗、禮儀、文化等。通過國際化拓展提升院校內涵發展。
由于云南處于國家經濟發展的末梢,與外省同類院校相比,云南院校總體硬件建設均有差距,需正視差距。要進行國際化辦學,需具備必要的硬件設施吸引留學生生。在當今院校本身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硬件有差距的不利情況下,需找準差距,改造提升。特別是改善國際留學生的住宿生活條件,改造提升硬件是最迫切的問題。
國際化辦學除了做好招收外國留學生、教師援外送教上門外,也要用心用情,以生為本,考慮到他們的知識基礎、語言習慣、生活習俗、實際就業及崗位需求等各方面的綜合發展需求,做到個性化貼心服務。組建專門教學團隊,專門研究國際化教學問題,精準施策,用接地氣、有實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以高質量的教學贏得良好口碑,增強辦學硬實力。
如何在三五年之內加速教學科研的內涵建設使其成對周邊國家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教育品牌,對各高校都是極具挑戰的,同時也是發展的機遇。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昆明鐵路機械學校建校61年,具有深厚的鐵路專業辦學根基的歷史積淀,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內有獨特的米軌記憶,遠征軍將領沈昌穿越野人山搶修滇越鐵路。形成特色的專業品牌、名師、打造獨特的鐵道院校文化等都是國際化“引進來”的獨特優勢。
作為服務“一帶一路”鐵路大通道建設國際化辦學“走出去”的有益探索和實踐,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雖然師資團隊已連續兩年參加非洲中國新援建鐵路崗位人才培訓及參加老撾軌道職業技術學院援建工作。需及時總結提煉在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不斷研討改進,形成教學方案,使國際化教學的效果最優。
目前,由中國主導規劃的“泛亞鐵路”沿線國家,在鐵路建設方面均希望與中方的合作不僅是硬件方面的合作,而是包括技術轉讓和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全方位的合作,并希望中國為他們培養更多的鐵路技工,傳授給他們更多的技術經驗。以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雅萬高鐵等合作項目為重點的區際、洲際鐵路網絡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學院將利用在鐵道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專業辦學優勢,加強與周邊國家在鐵道類和城市軌道交通類運輸體系方面的對接與溝通,促進云南—東南亞區域內兩兩高校間、多院校間的專業群國際化人才培養合作,整體上形成“以省統籌、條塊整合、按需對接、整體輸出、優勢互補”的區域高等教育國際化合作模式,為國際化的大通道建設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和人力資源培訓。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鐵路國際大通道建設援外人才培養培訓,2016年至2017年,學院分四批先后赴非洲參加肯尼亞蒙內鐵路和埃塞俄比亞亞吉鐵路機車運用、機車檢修、機車司機等專業崗位教學培訓任務。2018年,學院作為老撾軌道職業技術學院中方參與援建單位之一,積極開展前期方案等工作。下一步,學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作為云南省職業教育補短板項目已通過立項,將投資2億多元,建設融生產實訓、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研發等功能于一體的云南高速鐵路技術公共實訓基地。需從國家、省級和市級層面采取特殊政策重點扶持,突破政策瓶頸,使項目盡快能實施。只有這樣才能突出重點、特色發展、形成優勢。
中國鐵路的發展承載新絲路,托起新夢想。特別是中國高鐵已然成為共和國亮麗的外交名片,成為中國創造走向世界的顯著標志,成為展示中國實力的重要載體。中國鐵路“走出去”必將在服務“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當代“絲綢之路”提供更大動力。
中國鐵道企業、院校需借力繼續走向世界,雙向互動,進一步深化拓展合作領域。院校在做好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基礎上,可以嘗試探索與企業、院校的合作(校企校三方合作)。院校可以通過國際教育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院校搭建平臺,共建國際學院。通過中國鐵路集團公司、商務部、云南省政府等搭建的平臺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比如交流訪問、漢語教學培訓、研學、共建友好學校等創造機會,有針對性地讓管理者及老師們走出去,學習國際新的鐵路專業技術、新的職業教育技術和手段,體驗感受國際風土人情。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已從頂層設計方面考慮設置了國際交流合作處,可以探索建立鐵道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或者國際學院。通過引進鐵路國際行業標準技術、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先進專業課程體系等。目前學院與鐵路企業深度合作,已通過昆明局集團公司在學院現有學生中招錄了一批中老鐵路人才儲備訂單班,包括鐵道車輛、車務專業及老撾語人才儲備三個方面的人員。招收東南亞國家留學生或者進行師資培訓,并探索國際化辦學混合式培養教學,嘗試啟動校企合作本土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
鐵道類院校要取得服務“一帶一路”鐵路國際大通道建設的優勢,要加快學院硬件及軟件內涵建設,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教學科研、后勤保障服務的核心競爭力。由于鐵道類專業崗位的行業特殊性、職業針對性、技能專屬性、實踐系統性是社會通用專業不可替代的,加之此類企業對人才培養規格的要求較高,學院加快實訓基地建設,通過單獨招生定向培養或五年制高職分段培養的方式,圍繞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學過程銜接等方面的工作重點,構建以“鐵道機車車輛、鐵道電氣工程、鐵道運輸、機電工程”四個專業群,研究和制定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方案并推進實施,對于加快構建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構建服務“一帶一路”國際鐵路大通道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更高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積極作用。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鐵路先行,建設國際鐵路大通道為鐵道類高職院校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處于云南的鐵道類院校需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和天然的地理區位優勢,借勢而上,充分調動并利用一切積極因素,揚長避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教學內涵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鎖著國際鐵路建設的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合作不斷深入,云南鐵道行業職業教育的國際輻射和影響力將不斷擴大,國際化道路將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