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堅
(廣西賓陽縣新賓中學,廣西 賓陽 530400)
受到以往教育觀念的影響,大部分的教師往往會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化學基礎概念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化學基礎薄弱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相對較弱,本身并沒有養成較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化學課當中只能被動的接受相關知識,往往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課后不愿意主動的進行學習和練習,這將會嚴重的影響基礎薄弱生化學成績的提升。在此情形之下,教師勢必要以客觀、平等的眼光看待化學基礎薄弱生。在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之后,以階段性化學教學目標為參考和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以此為切入點來開展實際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想要使基礎薄弱生走出當下的化學學習困境,教師就必須要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征、學習水平、化學思維、理解能力等多方面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然后,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對當下的化學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和創新。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內容基礎上,充分的利用互聯網的渠道來搜尋一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化學素材,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在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后,提取一些與之相關的化學試卷和案例,將其滲透和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然后,針對化學基礎薄弱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整合,適當的教學內容的難度進行調整。這樣不僅能使基礎薄弱生對后續的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同時也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化學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的核心素養。
化學本身具有相對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實踐性,如果教師只是根據教學內容來進行知識點的分析和講解,通過簡單的實踐和操作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往往很難使基礎薄弱生主動的參與到實際的化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因此,教師就需要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的元素來代替傳統單一而枯燥的化學教材,根據教學的目標和要求,來為學生構建集交互性、趣味性、直觀性為一體的化學教學情境,引導化學基礎薄弱生在具體的場景下進行概念的學習和問題的探究。這樣不僅能夠使化學基礎薄弱生更好的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很厲害,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素養。
例如,在進行“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向學生展示生活當中常見的一些有機物,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瓜果蔬菜、輪胎、油漆等,引導學生對這些物質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引導基礎薄弱生回顧有機物的概念和組成元素,從而全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然后,再進一步引導基礎薄弱生進行“烴”的學習,并進一步的利用PPT課件來向學生展示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我利用三維立體模型來向學生呈現甲烷的立體結構圖、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引導基礎薄弱生認真的進行觀察和分析,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是學生快速的掌握甲烷的結構。在基礎薄弱生掌握了上述知識之后,教師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學習甲烷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等到相關知識。這樣階梯式遞進的教學引導不僅能夠降低基礎薄弱生的學習難度,同時也能使基礎薄弱生掌握化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過程當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完成理論基礎知識教學之余,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教學進度來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化學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和分析的掌握教材上涉及的化學實驗內容,具體的向學生演示相關的實驗操作流程,并要求學生利用相關的設備和儀器來完成實驗。在這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基礎薄弱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當中,要求小組其他成員引導基礎薄弱生進行學習和分析。而在實驗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小組長發掘基礎薄弱生的特點和優勢,借助基礎薄弱的力量來完成相關的化學實驗;或要求小組當中已經掌握相關方法和技巧的學生領導化學基礎薄弱生進行學習,并向其傳授一部分的學習經驗和實驗方法。這樣不僅能夠使化學基礎薄弱生樹立自信,同時也能提升化學基礎知識薄弱生的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素養。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及時對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創新改革,充分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多樣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綜上所述,化學基礎薄弱生本身的水平與其他同學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故而,教師必須充分的了解化學基礎薄弱生的各方面情況之后。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和依據,對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改進,利用多元化的教學元素全面激發基礎薄弱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教學情境引導化學基礎薄弱生不斷的進行實踐和探究,并根據課堂教學進度為化學基礎薄弱生安排一系列的化學實踐和練習。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實現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同時也能為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全面開展和和化學基礎薄弱生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