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身份證號:1330231978****2219)
由于我國的工程質量監管的行業還處在起步階段,監管單位不能將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的監管重任全部由自己承擔,而且在監督管理的工作中,監管單位沒有把監管的內容分工明確,只是讓施工單位、質檢機構配合自己一起完成監督工作。我們都知道,這三個單位之間并沒有隸屬的關系,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他們主要是以交流的方式來進行相互的溝通。很明顯,施工單位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而我國的質檢機構在質量監督方面做得比較少,主要是致力于科研技術的研究,,沒有執法權。所以,在質量監督方面,我國現在還不能做得很好。
在實際的質量監督工作中,我們發現在現階段實施的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及方法中,很少有充滿預見性的或者判斷性的舉措。很多流程都是對在工程中已經出現了或者是即將出現的問題進行制定的,這就造成了相對的監督手段滯后的結果,當然,在實際的工作中,它們必定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我國一直都堅持現階段這種監督的流程,那么以后一定會出現很多質量方面的遺留問題,而且會導致我國的工程質量監督的工作一直都停留在落后的階段。
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是經濟、法律、技術以及行政的集合體。由于質量監督管理隊伍的素質不高以及執法力度不強等,導致我國的建筑工程項目出現較多的質量問題。對此,為全面提高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減少及避免工程安全事件的發生,應不斷增強施工隊伍的質量意識,大力開展崗位質量培訓,重視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工作,構建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使其全面發揮應有的職能。加強培養建筑監管人員的質量意識,切實抓好建筑工程中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管工作,若發現相關的質量問題,應及時處理,以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從而有效避免工程安全事故的發生。
依法監督工程質量是整個建筑工程法律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主要依據是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進一步加大工程質量監督力度,規范市場行為和主體質量行為,提高工程質量,必須要有嚴格的法律、法規作保證。同時也必須有公正、獨立的相關監督機構依法進行強制性監督和執法。只有依法進行建筑質量監督,才能提高監督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應,更好地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逐步完善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體系,構建健全的整體監督機制,確保執法監督的準確性、公正性。深化改革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全面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管力度。具體措施有:加強建筑工程的監督執法;構建整體的監督機制,并嚴格規范監管人員持證上崗;轉變以往的監督方式,引進隨機檢查的監督方式,使其作為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監督方式;構建服務性、預見性的質量監管模式,盡量做到執法和服務的有機結合;加強建筑工程的隨機抽查以及巡回檢查的工作,確保檢查的部位及內容,得以真正反映施工工程的質量情況;加強質量監督程序的規范化,確保質量監管工作的權威性,有效減少人為原因等因素的影響。通過以上措施,逐步完善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體系。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往的監測與驗收方法,已難以適應建筑工程質量的檢驗需求。新形勢下的質量監管形式,應加大建筑工程中質量監管的科技含量,合理配置相應的質量檢測設備。在工程項目的監管工作中,鋼筋位置的測定儀、混凝土的超聲檢測儀等設備,在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管中受到廣泛應用。通過檢測儀器的使用,不斷提高工程質量檢驗的精確度,以便監管人員能科學合理的分析及判斷建筑工程的質量狀況,并及時發現工程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還有行業通用的ISO9000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其管理的核心,是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通過操作、記錄、檢查及修改等方式,控制工程項目的質量過程,使其成為一個良好的質量循環,從而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
工程項目的質量是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加強對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是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的基礎。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更是要注重每一個環節的質量保證及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目標,施工前做好各種工序的準備工作包括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審核、落實人員配備情況,并規范各自的工作職責、工程材料的檢查(如相關的合格證及材料出廠報告等證明文件的檢驗,未經檢驗的材料不允許用于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時清退出場)、施工機械設備的檢驗。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分項工程或工序驗收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隱蔽工程及時驗收,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堅決要求重新進行施工,以保證每一項工程的質量達標。工程完工后組織驗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加強工程質量監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的層次多、范圍大、角度廣,它不僅是建設主管部門一個部門就可以建立起來的。這需要我們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共同研究和改進,達到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質量監督的目的。工程質量關系到國計民生,關系到千家萬戶,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提高人們的質量意識,逐步推進工程質量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