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江
(廣西玉林市博物館,廣西 玉林 537000)
1.玉林博物館是一座以征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演示玉林歷史發展與文明的綜合性博物館,兼負文物保護管理職能。
2.代表玉林市城市形象的標志性建筑;
3.玉林市重要旅游資源和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第二課堂。
一個成功的博物館既是一個文化收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教育中心,也可成為一個學習鑒賞園地、交流休閑場所、旅游觀光景點。這是博物館應該扮演的功能多元的社會角色。
玉林市博物館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3981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積為4004平方米,地上面積為9977平方米。
博物館主要功能分區嚴格按照《博物館建設規范》執行,具體分為展示區域、公共區域、庫房區域、辦公區域。
1.展示陳列區:
該區為博物館開展陳列展示、宣傳教育等工作主要場所,是博物館的主要區域。
主要由基本陳列廳、展覽廳、序幕大廳、美術設計制作室、展示管理辦公室、值班室等部分組成,約占建筑總面積40-50%。
2.保管收藏區
主要是文物庫房,是博物館各類文物保管收藏的場所,是博物館的重要部門。
主要由藏品庫房、珍貴文物庫房、書畫庫房、臨時庫房、鑒賞室、清洗消毒室、編目室、電腦監控室、值班室、管理辦公室等部分組成,約占建筑總面積20%。
3.科研演講區
是各類文物保護技術研究、實驗、學術交流等場所。主要包括研究中心、文物修復室、裱畫室、攝影室、微機室、演講報告廳(兼影視廳)、研究閱覽室、休息室、接待室等組成,約占建筑總面積10%。
4.業務管理區
該區包括對博物館進行科學管理的辦公場所及管理工作所需的附屬設施。主要由館長室、副館長室、辦公室、接待室、會議室、文印室、財務室、部門部室等部分組成,約占建筑總面積15%。
5.公共服務區
主要由售票處、存物處、服務部、貴賓接待室、觀眾休閑室、圖書閱覽室等部分組成,約占建筑總面積5-10%。
在平面設計中追求形式與功能的統一,將整個建筑的公共區域與展示區域以玻璃中庭的公共大廳構成建筑的中心和交通樞紐,參觀流線環繞公共大廳展開,通過中心休息過廊和交通核心筒相聯系,按照游客的需要可以選擇不同的參觀路線,使整個建筑動靜分區明確,功能區之間聯系緊密而又相對獨立。開敞的室內空間充溢著柔和的自然光線,很適合讓參觀者靜靜地參觀展覽,同時大空間的布局將會更好的包容各式各樣不同的展覽內容,使博物館更具親和力。業務區域功能相對簡單,行政辦公門廳設置于建筑中心,面積利用充分,動靜區通過樓層分隔,功能明晰、流線簡潔、通風、光照充足。
玉林市博物館是玉林市玉東新區中重要的城市節點,建筑位于新區中心。周圍都是重要建筑,對外觀形象有較高的要求。除了具備現代建筑的特征外,還要有一定的標志性,形成優美的城市公共空間。建筑造型整體強講究虛實關系,比例協調。結合立面風格強調豎線條,體現功能合理、簡潔大方的現代主義風格,既節省投資,又能反映出文化建筑的人文氣息。整個立面設計線條流暢,簡潔大方,主體突出,風格統一,塑造出文化建筑的優美形象。而其文化展示建筑的特質又決定了它兼具民族地域特色和時代特點,要體現民族性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同時注意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頂的形體表現。在建筑造型上,可考慮吸取廣西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桿闌式建筑加以提煉和整合,用現代的材料的質感和組合方式,把現代技術和傳統文化融合,體塊組織干凈利落,造型簡潔有力。主樓中心以甲骨文的“林”字為主體是一個充滿柔和光線的5層高中庭,象征玉林文化的起源,在主軸兩翼對稱分開。使體塊對稱布置,錯落有致。在建筑細部則可運用廣西少數民族的傳統紋飾,烘托了建筑的民族特色。玻璃、金屬板材與石質外墻在質感上形成強烈的對比。
在考慮室內設計時,我們著重考慮的是“光”的運用。“光”是營造展廳陳列環境的一種特殊的組成因子,它不僅具有實用的照明、界定、改變空間的作用,而且還能表現出博物館的空間格調和文化內涵,換而言之,光環境的設計也是實現博物館陳列意圖創造和諧氛圍的“特有語言”。為避免全封閉性博物館陳列形式的產生,我們在設計中注意了自然光的引入,因為自然光照明陳列藝術與人工照明陳列藝術相結合的陳列藝術所具有的獨特審美作用與實際效果,是其他方式所不可取代的。室內采用樸實色彩鋪裝,一般展品采用自然光,藝術類展品用暖色光,精品類藏品用白光或者其他寒光,一些具有灰暗歷史背景的藏品可以不用光。
景觀設計的主導原則是:自然與和諧。一是意味著視線上對建筑周圍自然景觀的導入,拉近人和自然的距離,使得人們在活動中通過自然綠化空間場所作為媒介產生融洽和諧的活動空間;二是充分考慮對環境的控制,在建筑與綠化兩者間求得生態上的平衡,營造一個循環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三是使建筑融入自然,自身的綠化立體化,在三維中都能看到賞心悅目的綠色,讓自然和諧的感覺油然而生。
玉林市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獨具地方發展特色的本土文化。因此,在玉林市博物館新館未來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這些地方特色文化,提高博物館新館的地方化發展特色。根據以往的發展經驗,博物館在發展階段除了應該具備較強的綜合管理水平、豐富館藏資源之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特點,這種特點是要區別于其他博物館的。而地方特色文化就是發展博物館特點的有效方式。因此,對于博物館新館來說,應該積極整合玉林市當地的文化資源優勢,借助地方文化發展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文化發展戰略,從而為本土化、特色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流的博物館必須要有一流的人才,而人才的來源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人才引進,二是內部培養。玉林市博物館人才引進和內部培養兩手抓,開館之初從行業內引進有經驗的展覽及講解人才,再利用“老帶新”的方法讓新招聘的人員以最快速度熟悉崗位,承擔工作任務。人才的內部培養是湘潭市博物館管理工作的重點。為形成人才的長效學習機制,玉林市博物館五大部室實行年度考核制度,部門主任考核部室成員,分管副館長考核部門主任,將考核結果與個人績效掛鉤,考核成績必須形成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扣除低等次績效以獎勵高等次。除建立良好的學習機制外,玉林市博物館還引入競爭激勵制度,讓真正有能力、有熱情的人在工作崗位中發光發熱。免費開放以后,博物館的開放形式已經從原本的等客上門轉變為開門辦館。博物館的大門敞開了,就需要有一支積極性與創造性兼具的人才隊伍。博物館不僅需要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也需要懂得策劃、管理和研究的復合型人才,如果能做到在因人設崗的基礎上發揮其特長,量才使用,那么員工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就會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久而久之會形成一支既一專多能又忠誠度高的博物館人才隊伍,這支人才隊伍也將成為博物館最大的無形資本,助推博物館事業更上新臺階。
在玉林市博物館新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雖然前期建設已經完成,但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想實現本土化發展,不斷提升博物館新館的競爭優勢,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對于博物館新館來說,還需要擁有一定數量的資金儲備,為后續的建設和發展儲備資金力量。對此,博物館新館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不斷拓寬資金的來源渠道。同時,地方政府也應該在資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予適當的傾斜,每年劃撥專項資金用于博物館新館的運行和發展。除此之外,博物館新館也應該積極探索創收途徑,加大相關產業的開發力度,創新周邊產品,比如,可以研發一些基于博物館地方特色文化的創意產品,從而有效緩解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壓力。
結語:作為文化載體的公益機構——博物館,其精美的展覽、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熱情周到的服務在展示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個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玉林市博物館新館建設既要從館藏文物出發科學合理規劃,又要精心施工、用心展陳,更要盡心做好后期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