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
(邢臺市家樂園小學,河北 邢臺 054001)
引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知識的積累不在于接受到了多少,而在于保留了多少。復習,就是強化學生記憶,更為牢固的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復習的過程中,尋找到對于知識理解的誤區以及錯誤,及時的查漏補缺,鞏固基礎。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每一冊教材都有安排學生進行復習的內容,但如何讓學生在接受到重復的內容時不會產生疲憊與厭煩的情趣,提高學生自主復習的興趣,主動的去查找自己遺漏的知識,則是一項需要技巧策略的工作。
小學階段,學生出于對于外界事物的強烈好奇,對于新知識的攝取都會表現出很高的熱情,而且接收到的信息越多,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并不是什么難點。但到了復習階段,學生會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自然是不愿意再去進行復習工作。這也就造成了復習課教學效果的不理想,教學目的難以達成。
同時,在復習中,針對已經掌握的知識去尋找其中的盲區,做到查漏補缺,也是一項很困難的事情,過去一直采用習題訓練來加深學生對于復習知識的理解,雖然有效。但大量的練習使學生對于這種方式也出現了抵觸情緒,甚至開始厭惡數學,這也是復習工作所面臨的困難之一。
復習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更為自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去設置相關難題,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建立思維方式,由無序性的單一思考轉變為科學的論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切忌使用大量重復的習題去擠占學生的課余時間,習題的練習應該精華簡練,題型靈活多半,以方便學生展開想象,充分的調動思維。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相互的合作與競爭之中,刺激學生不斷的進取,查漏補缺,在競爭中逐漸熟練掌握已經復習到的知識,加深理解。同時,在合作之中,以他人的學習為“鏡”,通過團體的力量尋找到自己在知識點上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教師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以往學生比較難以掌握的知識點與難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與探究,讓學生充分把握題目的思想內核,尋找到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例如,在進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的復習中,應該把握住學生容易計算錯誤與統計圖軸線繪畫容易出錯的問題,加深學生對于平均數的理解,做到數據精準;畫統計圖時,除了需要讓學生把握住軸線的含義,也要讓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矯正錯誤,保證統計圖的大方美觀。
同時,學生在復習當中,依舊會遇到一些錯誤率較高的難題,針對這些難題,可以讓學生自行上臺講述,分享經驗教訓,互相促進提高。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于錯誤知識點的認識,固本培元。
復習課的教學與前期的課堂教學不同,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對于知識的復習順序進行改變。例如,在每單元的復習教學內容中,可以先進行重難點知識的復習,在復習中尋找學生的漏洞,然后由難到易,讓學生的復習感覺到逐漸的輕松,獲得部分成就感,提高復習的興趣。最后再對重難點問題進行解決,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
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對于以往知識產生乏味感的現象,可以適當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更為開放式的設計,同時,對于復習的知識可以進行適當的延伸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圓的復習課教學中,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去使用現有的知識,求一個圓的相似體的面積。
總結:在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到學生對于復習知識的理解水平,設計更為典型的習題進行訓練,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水平。復習需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所以還需要改變教學方式,采用更為靈活的課堂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