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讓卓瑪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四川 阿壩 624000)
包蟲病是綿羊養殖業常見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主要包括囊性包蟲和泡型包蟲,會造成寄生部位以及周圍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對人畜危害極大,2016年12月7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播出專題報道《多管齊下共治包蟲病》,這說明包蟲病已經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
包蟲病,別名棘球蚴病,主要為細粒棘球絳蟲的幼蟲感染人體所致。羊、牛是主要宿主。在我國西部地區的綿羊養殖環境下,人容易因誤食蟲卵成為中間宿主,壓迫肝臟等器官,造成組織萎縮,引起彌漫性腹膜炎、胸膜炎,對人畜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已經成為西部農牧民脫貧的重要阻礙,同時給畜牧業發展帶來嚴重損失[1]。
我國西部高寒牧區有著其地廣人稀的優勢,滿足綿羊的規模化養殖條件,但是長期以來,對包蟲病的防治效果成效甚微,這不僅與當地牧民缺乏防控意識有關,也和缺乏政府的支持有關,以下就具體綿羊包蟲病防控措施詳細分析。
當前,青海、西藏、甘肅、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已經紛紛意識到包蟲病的重大危害,而農業部也于2017年印發《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明確在包蟲病流行區,對新補欄羊只進行包蟲病免疫,此舉將包蟲病作為防治重要內容,對各省和地區開展工作起到指導作用。同時,各省下的鄉鎮要成立包蟲病防控小組,完善領導機制,把責任落實到人,指派小組定期到養殖戶對人畜進行衛生防疫,做好記錄的備案,并且對衛生防疫開展情況進行監督與考核。此外,在防治包蟲病上要有足夠的經費,對遭受嚴重經濟損失的養殖戶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
狗為細粒棘球絳蟲的終宿主,因此養殖戶家中的寵物犬以及牧羊犬必須采取拴養措施,防止因犬只與人接觸時將蟲卵傳染給人,不僅需要養殖戶自身加強意識,還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監管,將責任落實到養殖戶。主管部門要對養殖戶的家養狗做好記錄,杜絕隨便丟棄。此外,流浪狗在自然環境下更加容易將細粒棘球絳蟲和病菌通過犬糞污染水源和土壤,因此主要以送動物收養所為主,必要時對流浪犬采取屠宰管理措施[2]。
在《全國獸醫衛生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指出,需要加強對包蟲病的檢測進采取驅蟲、免疫等防治措施,定期監測作為防治包蟲病的關鍵措施,主要檢測手段包括:a犬糞抗原檢測;b羊抗體檢測;c羊臟器包囊檢查,檢查內容包括:a包蟲病流行現狀;b發展趨勢,同時也要響應養殖區的農戶定期到醫院做身體檢查。
當前政府要聯合動物防疫部門對各縣、各村的犬只登記建檔,同時還要定期對犬只驅蟲,可采用肌肉注射或者服用內外驅、吡喹酮等驅蟲藥物,要確保“犬犬投藥,月月驅蟲”,定期收集犬糞和羊糞,在驅蟲期間一定要確保人員的安全,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和咬傷,同時使用藥物要質量過關,劑量準確。對于已經感染或者感染嚴重的犬只糞便要采取集中無害化處理,減少病原的擴散。
綿羊在出售以及購進之前,各村各組要及時報檢,到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做好羊只備案,羊只經檢疫合格后方可引進或出售。同時要在病原流行區對健康綿羊進行包蟲病疫苗免疫,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綿羊的抵抗力,減低感染幾率,還可以減少包囊形成,將包蟲病傳染循環切斷,進而保護畜牧業健康發展。
由于犬為狗為終宿主和主要傳染源,其通過糞便排出蟲卵會污染以下事物:a草場;b飲水;c食物;d器械,同時也會造成人的交叉感染,要禁止養殖戶用病變綿羊內臟喂犬,不能隨意丟棄。人作為中間宿主,通過水源或者誤食也會感染。因此在宣傳上要注意以下幾個環節內容:a喂狗;b拴狗;c驅蟲;d打針;e移圈;f刷毛,和羊只發生密切接觸時要穿戴防護服,佩戴手套、膠鞋,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對于犬只的飼養要選擇遠離住所、水源的地區,犬活動要加強清掃,對糞便做無害化處理,避免因犬活動和刮風引起蟲卵擴散,進而將包蟲病的發生有效控制[3]。
綜上所述,包蟲病作為一種對綿羊、犬只和人構成健康威脅的疾病,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也使阻礙養豬戶致富的不利因素,因此需要加強國家制度建設,組建包蟲病防治小組,定期進行包蟲病檢測,做好犬驅蟲和無害化處理,管理家養狗和流浪犬活動,并且加強檢疫和免疫管理。此外,還要加大健康知識宣傳,這樣才能切斷細粒棘球絳蟲的傳播,實現綿羊的健康生長,構建人畜共存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