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茹
(河北省承德市雙塔山鎮中心小學,河北 承德 067101)
教好科學,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養他們的觀察、實驗、理解、探究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這一任重道遠的艱巨之路,教師應站在世紀的高度,深入鉆研課標和教材,敢于創新,大膽探索,就能走出一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教育之路。以下從我們現有的科學教材來談一點看法:
當我們學完了教材的一些課之后,要做好學生新的科學探究工作,每一學期要給每一個學生至少一個探究主題,這個主題要適合及選擇的范圍。對小學生而言,題目若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必會提高其參與的興趣,如洗頭水的試驗及調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電蕊壽命、面粉的拉力、頭發的盛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潔能力、廁紙的吸水能力。其實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題目,大部分的內容既和日常生活有關,亦可進行科學探究,而過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復雜。例如:電蕊壽命——學生可利用電動玩具來測試不同牌子電蕊的壽命;頭發的盛重力——學生可向家人或朋友搜集數根頭發,然后綁上砝碼或適當又已知重量的對象如硬幣,測試過程中,增加重量直至頭發被扯斷為止,若可行的話,可嘗試找出年齡或性別與頭發盛重力之間的關系。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說……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注意觀察周圍事物,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問題提出來后,教師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設計好實驗和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討論。在教師引導和建議下,孩子們自己動手做實驗、搜索證據、觀察、提問、設想和驗證。孩子們要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實驗過程中的想法、活動情況,與正確答案相比較。通過幾年的小學科學教學,我們在教學中都能感受到兒童喜歡提問題的天性:“天為什么是藍色的?”、“恐龍是怎么滅絕的?”……,除此,還能感受到兒童回答問題的邏輯:“打雷是因為云彩沒長眼睛!”、“太陽把地上的水吸走了!”……。這些可貴的“天性”應變為更為成熟的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這不僅是科學家需要的,也是21世紀普通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做為一位科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時要注意做好下面的工作:1、提出問題,而不是直接建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機會。2、提供一個適用于學生的計劃方案,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考慮。3、經常比較計劃和實際的探究過程,認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預見。4、在教學上或活動結束時要經常討論,提議學生去思考如可改進探究方法。
在傳統的實驗課教學中,比較普遍采用的是教師講實驗內容學生聽,教師演實驗方法學生看,教師提問實驗結論學生答的“滿堂灌”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不利于主體精神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在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閱讀、研討自己設計實驗。具體做法是:把實驗的目的、名稱、器材、步驟、現象、結論等要素設計成空白實驗報告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閱讀、思考、研討,共同填寫實驗報告,等于是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操作、觀察、分析。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認真閱讀了教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他們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共同填寫有關內容。教師巡堂只做啟發和點撥。在確定了實驗步驟后,各小組按照自己確定的方法獨立地操作、記錄和分析。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計算機的普及既為共享資源和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也容易使人進入一個自我封閉的學習環境,這就需要以合作學習進行引導。
一提到評價,老師們往往會聯想到考查、考試。其實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涉及到許多方面,考查、考試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在科學課的標準中,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作了詳細的敘述。標準中強調“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探究過程。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他們對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實驗中的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對觀察、實驗中各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質疑、交流、評議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等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這些方面都是評價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這是單純以一紙試卷所不能體現的。只有注重了探究過程的評價,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例如:在平時為學生建立一個探究過程的紀錄本,及時記錄學生的各種變化,從發展變化的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競賽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自然環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寫考察報告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等等。在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時,應讓教師、學生、家長甚至社會成員參與。總之,應重視學生的評價,應有一個公正、積極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們相信我們每個教師都能堅持不懈地把學生科學探究活動開展下去,上好每一節科學課,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從中領悟到科學的含義及探究科學的方法,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解決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面向差生的問題,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和進步。讓所有的學生掌握探究的思維方法、感受探究的樂趣,培養出我們具有創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