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廬小學,江西 南昌 330100)
小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各方面意識都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實施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語文學科作為所有科目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中蘊含了豐富的德育內容,其人文性又可以培養小學生的道德情操、優良個性以及優秀品質。正如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所 說:“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只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1]。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很多想要的消息,但很多信息沒有經過有效過濾,對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消極作用,因此,要積極發揮德育教育作用,在小學階段,全面開展思想品德課程,將思想品德課程融入其他課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生,實現更好地德育教育,提高小學生主觀能動性。
現今,很多學校已經漸漸的開始重視德育教育的學習,始終把德育教育貫穿于課堂內容的各個環節,但還有很多地方,還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開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小學語文課堂的進程,同時也嚴重影響著語文學科的進展。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已經把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德育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推進,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諸多德育教育元素[2]。但目前的發展現狀仍然不容樂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第一,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很多學校唯分數論,只注重學生的分數,完全不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品德教育,并且總是以成績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導致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德育教育,第二,教師的教學理念沒轉變,不能跟隨技術等的進步而更新,課堂上沒有多樣有趣的教學模式。因此導致德育教育發展緩慢。
小學語文教學中,通常以課本內容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國內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會或多或少的包含德育教育的內容。因此在進行生詞、篇章等內容的時候,可以有側重的進行德育教育,將學習變得更有意義。[3]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多注重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與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德育教育,讓小學生在理解的同時,主動參與德育教育。
認字通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內容,小學階段大約需要掌握5000個常用漢字,這些漢字也占據了小學語文課程學習的大部分時間。教師可以在為同學講授漢字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了解漢字的寓意的同時,實現更加多元化的德育教育。例如,教師在講授“國家”二字時,可以給同學拓展“家”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到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家是充滿愛、親情的地方,感受爸爸媽媽無私的愛,讓學生主動關心父母。
作文也是提高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寫作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修辭等方面的技能,還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的心理世界。學生通過自己的表達,可以看出其對社會現象的看法,也可以看出學生的價值取向。[4]教師在進行寫作訓練中,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錯誤觀念進行糾正,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教師也可以選取接地氣的主題,讓學生自由發揮,并積極引導,有針對性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當前,我國很多小學教師仍然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至關重要,只注重教書,不懂得育人,在我國新課改推進中,一綱多本的制度下,教材的審核編制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同時對教師的個人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新課改的教材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進程留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對教師開發課本的資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學階段主要應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個性化發展,而現今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填鴨式教學,對個性化教學顯得力不從心,教育家杜威說過:“每位教師對于職業尊嚴應該有非常清醒的認 識 ,對正確的社會成長應努力謀求?!币虼?小學語文教師應多關注學生對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心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聯系實際,因材施教。
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革新自己的知識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從而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在講授語文課程中,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課本的內涵,從而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如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式教學,讓同學們分成小組,配合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要注重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能力,充分利用課上課下時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德育與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樂[5]。
在小語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德育教育,就要全面實施德育教育,將其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每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加強自身能力培養的同時,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心理健康,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