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昱鵬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半壁山學區,河北 承德 067300)
語文學科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它主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相關能力,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還應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語言表達要合乎邏輯。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質量的高低首先取決于其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的流暢性和準確性都是建立在合乎邏輯的基礎之上的。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表達就是將思維結果用語言表述出來的過程。可見,思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表達能力。
(二)語言表達要得體。“得體”就是能根據不同的場合、對象、目的來使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內容和方式,從而準確無誤的傳達自己的觀點,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語文學科有一句常話: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境。這句話點明了語境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說,表達是否切合語境和得體事衡量語言表達好壞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們在表達、交際時,根據具體的語境來表達非常重要。
(三)語言表達要生動。在合乎邏輯而又得體的基礎上,如果能綜合使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能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各種修辭手法;能變換使用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多樣句式;再用優美的言詞來加工修飾,這樣勢必能增加語言的表達效果,這就是“生動”的感染力。
(一)學習環境影響語言表達。目前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看,尚未形成協調統一的學習環境。學生學習壓力大,真正用于口語交際訓練的實踐機會很少。即使是寫作練習也有一套應用于高分作文的模板,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社會環境中語言污染嚴重,形成了不良的導向,學生的語言表達就不盡如人意。
(二)學習隋性礙影響了語言表達。課業負擔較重和網絡快速普及的情況下,學生自我封閉的傾向越來越嚴重,不與他人交流,甚至和家人也缺少了必要的情感上的口頭交流,而喜歡在網上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這同時對學生書面語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學生作文“沒有真情實感”、“平淡如水”、“沒有個性特征”、“缺少生活體驗”等現象。
(三)訓練與生活脫節。首先,課堂教學中缺少必要的口語交際。許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應付測驗、考試,許多必要的訓練被壓縮掉了,課文中的很多詞語不會運用,學生發言機會很少。而且,進行說話訓練時,不是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言。教材中有些口語交際訓練過于理想化,與現實生活脫節。對書面語言的要求過高。
(一)有效開發學習資源。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缺乏不僅僅是教育不當所致,而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造成的。作為教師,應密切與家長的聯系,有效開發、利用家庭與社會的學習資源,充分認識到“生活無處不課堂”。家庭中,社會上,如雙休日、節假日的外出,家庭的來訪接待、聚會等,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地多去接觸人,主動地交流。過后,也可以到課堂上搞--次用書面語言“真實再現”,教師借機給予指導。
教師可以給家長推薦好書、好文章、孩子感興趣同時又適合模仿的電視節目,并將其作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談話內容,引導學生上健康、規范的網站等。教師還可以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或讓學生把身邊發生的事情回家講給家長聽,聽取家長的意見。家長也可反饋自己的意見,或將孩子在家里的表現或是自己教孩子說話的收獲寫-寫,加強與孩子的溝通等等。
(二)創設交際情境。教師應巧妙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通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語交際話題,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他們熟悉的人或事,做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寫,而不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或是下筆都是別人的東西,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師可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挖掘教材內涵,創設形式多樣的交際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發言、傾聽、進行評價別人的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等。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插圖練習說話;圍繞教材的空白進行說話練習,等。
在每次習作教學中,可以首先讓學生口頭作文。指導他們就某個題目有條理、流利、有表情地講述在這樣全方位的反復訓練中,使學生的講述既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提高作文水平。
(三)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評價不是為了給學生劃分等級,而是為了找出學生語言表達中出現的問題,然后針對具體的問題,對癥下藥,找出應對解決的辦法。對學生中出現的不同想法,教師不要輕易給予否定,而應該從中找出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評價的范圍要全面、細致,從內容、語言、態度、情感多個角度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進行評價,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學生的真正的語言表達能力。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創設寬松的評價氛圍,鼓勵學生的語言表達,層層遞進,不斷進步。
總之,語言的表達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處處留心,有效開發、利用各類學習資源,努力營造和諧、互動的交際氛圍,創設真實的生活化的交際情境,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的實踐活動,努力拓寬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途徑,落實有效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實際的體驗、操作中,積累經驗,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