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久忠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半壁山學區,河北 承德 067300)
以學生為本是課改以來對教師教學的新要求。教師每天與學生接觸,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真正了解學生。教師是否靜下心來思考,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是否考慮過學生的想法?當十分簡單知識點,學生仍不理解時,教師是否急躁過……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變得更理性:以生為本,要真正了解學生。
(一)知識基礎。也就是學生的學習起點,包括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們知道,小學生認識的起點往往是學生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經驗或事例。因此,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師要注意溝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對生活中有關數學的現象、經驗進行總結和升華,感受從社會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數學,從而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認識數學學習的真實意義。
(二)學習需求。心理學研究認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是以“情”和“境”為依托的。我們的課堂上多一些好的情境,好的情境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目的,增強數學學習需要,好的情境能引導學生開展一系列學習活動。教學“圓錐概念”時,學生對沿著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條直角邊進行旋轉形成圓錐體的感性認識不足。教師通過課件動畫演示,學生便清晰的有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真正能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數學思維的問題情境才是我們數學課所需要的。
(三)關愛學生。學生學習能力沒提高,上課情緒不是很佳,有的學生對教師有偏見,如果教師不走近學生,抓住關愛學生,學生的這種不好的情緒一直會存在。對數學課失去興趣,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不認真聽講等,這時教師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而應從學生的表現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走近學生,關愛學生,了解學生。
(一)引導學生思考。有時教師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學生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與探索的能力,并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師應著力改善課堂教學結構,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教學。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主體參與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鞍颜n堂還給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去觀察、實驗、計算、驗證等,教師適時點撥。
(二)留足夠的空間。課堂上其實也要給學生“留白”。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靜悄悄的思考說明他的腦海在飛速運轉,只有有了獨立思考的前提,才能有合作交流的收獲。教學“折扣”過程中,滿100 送60 元,滿100 送60 禮券,把它轉化成折扣的問題,對學生來講很難,教師不能過多的講解,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得到磨礪、碰撞、活躍起來。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必須引導學生思考
(三)揭示數學本質。數學課最重要的是追求數學的本質,要有數學味。面對豐富多彩的主題圖,教師要去掉情境圖中的非本質東西,挖深數學的本質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典型題目的分析和學生的自主探索,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結論逐步形成的過程,體會蘊涵在其中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追尋數學發展的歷史足跡,把數學的學術形態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態。教學“折扣”知識時,學生理解折扣意思后,教師提問:“生活中促銷活動還有哪些?”學生舉例“買一送一,滿100 元送60 元....”教師并不滿足學生的舉例這個層面,舉例只停留在對生活中的這些現象的表面,需要再挖深,把這些促銷活動,歸結到本節課的內容上來。引發學生思考,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促銷形式,我們都能用折扣來解釋,能運用百分數方法來解決。
(四)要尊重、信任學生。學生在學習中遭到挫折時,應得到教師要尊重與信任。復習完“數的運算”這部分知識內容,發現有兩道練習題比較難,其中一題是這樣的:“王華在超市買了3 包薯片和2 盒果凍,共花了12.9元。已知每包薯片比每盒果凍貴2.3元,每包薯片要多少元?”教師不應在課堂上講解,應先讓學生獨立解決。結果學生做得還不錯,其中有一平時數學不好的學生說“這與雞兔同籠問題相類似。當學生取得點滴的成功時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特別是后進生,他們更需要老師的信任和鼓勵,當他們獲得成功后的滿足時,會逐步增強主動學習數學的欲望。
(五)教與學。從數學的特征看,我們的數學教學既要重視數學內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視數學的發現、創造過程中具體化、經驗化的一面;從教育的任務看,我們既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業水平和數學素質,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注意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我們的教學要放眼學生的未來,不能把學習數學局限于課內,局限數學知識。開展全面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一些數學愛好者,培養學生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和健康的情感體驗,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學習意志和毅力,同時幫助學生掌握事半功倍地學好數學的方法,為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總之,新課標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踐行新課標理念的主陣地在課堂,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主人翁”地位,也就是讓學生站在數學學習的正中央,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地學習,才會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