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放珠中學,貴州 畢節 551716)
引言:班級管理并不是一個靜態過程,是教師根據學校或自己的目的和要求,采用各種不同方式的手段,根據全班學生的特點,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以此來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有序的整體,為貫徹教育主題達到良好的效果,對提高初中教學質量有重大的意義。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由稚嫩轉向成熟的過渡期,隨著初中生慢慢與社會的接觸,初中生要慢慢離開父母的庇護,逐漸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的個體,而在這個期間,學生有對父母的依賴心理,離開父母讓他們的心理有極大的不安,并且他們所在的班級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這就對班級管理有很大的要求。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對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和教師的管教有非常大的抵觸情緒,經常把觸犯學校的校規校級作為一種樂趣,與學校和教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如果不及時挽救這種行為,將會導致初中生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并且對于他們以后的發展也有很多不利影響。
在農村,學生家長的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漠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的甚至覺得學習沒用,有讓孩子出去打工的想法。對于初中生的教育并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父母也承擔著很重要的角色,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耳濡目染,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對于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對孩子有耐心,不要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適當的詢問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與孩子主動交流,才能了解問題的根源,找到問題的關鍵來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在學校主動關心學生之間的關系,對學生最近的情況有所留意,主動與家長聯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在班級中抓好班級各項管理,在學習上應該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一系列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愛護公物、對同學誠實友愛、樂于助人等良好的習慣,主動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
班級管理是一項對學生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完整有序的班集體,這對教師的理論知識就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對于農村的教師,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可能相對不是很好,滿足不了現代教育的要求。
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應該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對班級管理的能力,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最新的班級管理理論,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充分了解班級管理理論,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研究。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教師在關注班級管理理論的同時,也必須要重視開展教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讓他們在活動中快樂的學習,也可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助于班集體力量的凝聚。例如教師可以在母親節舉辦一個慶祝聯歡會,舉辦各種親子活動比如與父母合作接力運球、兩人三足,還可以進行圍棋、象棋、五子棋、籃球、羽毛球各種比賽,最后可以讓學生和父母手拉手一起唱感人的歌曲等等。通過這些教育活動,讓學生和父母有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重要作用。【1】
在農村的大部分學校仍然沿用以前的舊的班級管理制度,導致現在的初中生沒有自我鍛煉的機會,不能夠積極的參與班級活動,融入班集體。對教師的班級管理理論沒能及時的補充,并且學校給教師的教學成績壓力太大,以致于教師只盲目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沒有在意學生的心理,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學校對學生成績一味的要求提高,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不僅僅只有成績,所以學校應該從學生的發展需要來考慮。比如在學校積極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慢慢地改變學校的管理模式,讓在農村的學校也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改善治校觀念陳舊的狀況。對于教師,學校應該組織教師培訓,教給他們新的班級管理理論,改變之前他們對于班級管理錯誤的看法,提高教師的班級管理能力。應該高度關注培養教師的工作,要腳踏實地的對這項工作進行開展,提高教師對班級管理的效率,最終達到改善農村班級管理現狀的目的。【1】
父母、教師和學校對學生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責任,為了讓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為了感應時代的號召,為了教育事業美好的明天,教師和學校應該努力改善農村的班級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自己在學生心中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努力,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成就,現在農村的教育在班級管理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