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娟
(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鎮第一中學,山西 洪洞 041600)
“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旨,以提升學生語文思維和素養為目標,幫助學生開闊眼界,真正掌握學習實質上的方法與技能。中考語文模式的改革,涉及內容之廣、涵蓋容量之大。更是給語文教學提出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我覺得我們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閱讀,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對閱讀教學影響較大。受年齡的影響,初中生在閱讀教學內容時往往求速度,一目十行、草草了事,也就不能正真領會閱讀內容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初中閱讀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如朗讀、默讀、快速閱讀等方式,略讀、精讀、跳讀等方法,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針對性指導。教給學生鑒賞詩歌、散文的方法,教給學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鑒賞美文中精彩的內容,分析課文的藝術特色,了解作品中的故事情節,體會人物形象的藝術魅力。
讓學生利用課堂上學到的這些閱讀方法,指導自己的課下閱讀,比如課本要求的名著《朝花夕拾》就可用朗讀和默讀、《西游記》可以采用精讀和跳讀。同時,教師要針對閱讀的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和思考,進而解決問題。這樣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教學事半功倍。
初中語文閱讀教材雖然是作者情感升華和藝術加工的產物,但是它來源于生活。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學習的內容越是與其生活實際和情感貼近,其知識接納程度就越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創設生活情況和情感情境,加強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和情感的聯系,可以拉進學生和做的距離,促進學生與作者進行更深層次內心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創設,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使之收到真善美的熏陶,增強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也就是說,學生自身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單憑一種教學方式的話,未免會顯的十分的單調,很多學生學的也不會特別起勁,甚至還會減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的學生甚至語文基礎較差一點,在閱讀的過程中別說抓住文章的中心內容了,就連一些字詞和句子也很難把握好,但是,有的學生在自主閱讀之后卻能夠很好地把握文章主體,并且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內容,整體感知文意,更有一些能力更強的學生,甚至能夠將閱讀的內容直接引入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并且可以自覺地對文章進行賞析。個性化的閱讀,能夠更好地抓好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老師的課堂教學是立足于教材,要在課堂中不斷地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樹立起自主閱讀的能力,在課外能夠積極地閱讀課外書籍,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閱讀面。比如我在教學《動物笑談》這一課文的時候,通過課堂中對作者勞倫茲的介紹以及文中的小動物“鴨子”和“鸚鵡可可”的趣事介紹,充分激發了孩子們閱讀其作品《所羅門王的指環》一書的欲望。課下有好幾個同學自行購買了本書并閱讀。這就達到了語文由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的目的。
課外閱讀不僅僅指的是文本內容的閱讀,也可以包括從其他的渠道獲取信息,提高語文知識和能力。電視節目“朗讀者”“經典永流傳”“平語近人”等等都可以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渠道。都是我們教學工作可以利用的素材。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是啟發孩子成就自我完善的理解能力的一項重要訓練,直接影響到孩子學習作文寫作的水平。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人格、性格不斷完善的時期,對于人一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語文閱讀的訓練,旨在培養成熟的理解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生活情趣。
那么怎么樣才能將學生所閱讀到的內容和知識內化,變成自身的能力呢?這就需要讀和寫的結合。老師可以找一些優秀的范文佳作給學生賞析,并組織學生進行仿寫,借用他人成功的寫作手法,寫學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心情體會,讓學生發現,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借助文學的翅膀,天馬行空,美輪美奐,從而愛上寫作的畫筆,來用心描繪自己的人生。仿寫后,鼓勵學生背誦佳作,向古人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多背誦、讀積累,相信一定會有厚積薄發的一天。
閱讀教學是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投入學習精力,更是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要有周密的考慮和科學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去培養和發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基礎知識的基石,離不開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感性到理性的飛躍,離不開對生活的感悟,離不開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嚴格要求,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收到實效。相信我們教師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指導,一定能夠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