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諾
(遼寧科技學院,遼寧 本溪 117000)
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1]
根據《遼寧省校企聯盟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上的數據顯示,目前,遼寧省參與校企聯盟的高校有177所,幾乎覆蓋省內高等院校;企業有3392家,遠不及高校的參與率。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企業對校企合作興趣不大。由于拓展合作的深度與廣度的機遇減少,產業文化融合及優勢資源互補很難實現,導致企業尚未意識到校企合作的巨大優勢。
就本校來看,本校以轉型發展為突破口,主動牽線搭建產教融合平臺以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逐步形成了訂制式人才培養新模式。就本地區而言,2017年,遼寧省出臺《加強校企聯盟建設實施方案》等相關文件,提出要補齊以往校企聯盟短板,打造完善高效的校企聯盟。[2]利用 NLPIR 中文分詞平臺進行關鍵詞提取,所獲詞云如下。

圖1 關于校企聯盟關鍵詞的詞云圖
校企合作已經不僅限于高職院校,許多應用型本科高校也加入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在科技成果轉化、提升行業人才素質、優化我國科技資源配置和推動科技進步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將為更多的專業人才創造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構成良性循環體制,助力地區經濟發展。
在本次調研過程中,我們采用網絡調查和實地調查同步進行的調查方法,通過各教育機構和信息平臺等相關報道了數據挖掘以及在遼寧省校企聯盟相關高校和企業進行抽樣調查,將所得數據通過SPSS等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校企聯盟是一個新興的經濟合作模式,從最初的職業教育推廣到如今的本科教育,市場前景廣闊,由此確定了本次課題研究方向。在數據檢驗和分析方面,SPSS操作簡便,功能強大,針對性強,Excel豐富的函數庫極大地擴充了軟件本身的應用范圍。[3]
為降低實驗成本,使數據更詳細,結果易控制,我們選用問卷調查法作為主要調查方式。其次,我們選用訪問調查法輔助本次調研,在最大程度調動受訪者的積極性的同時,適應多變的客觀情況。并借助檢索工具等方式進行網絡數據挖掘。[4]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借助抽樣框以確定總體抽樣范圍和結構,按照隨機原則抽選樣本,保證樣本抽取不受系統性因素的影響。我們針對不同人群設計兩種問卷——高校問卷和企業問卷,符合調查對象合適性原則,具有較強科學性。
為盡最大可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我們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清洗,降低誤差并縮短項目執行周期。通過對量表進行區分度分析檢驗題項的可靠程度,以去除差異不顯著的項目。

表1 調查問卷的獨立樣本檢驗
通過SPSS分別對兩份問卷的回收數據采用Cronbach Alpha信度系數測量項目的內在一致性。

表2 信度系數檢驗
效度分析指對尺度量表達到測量指標準確程度進行分析的過程。[5]在進行因子分析前需要進行KMO和Bartlett 球狀檢驗。

表3 數據的KMO和Bartlett 球狀檢驗
我們根據問卷劃分維度分析,進行KMO檢驗以證明維度劃分較好,問卷能夠達到本次調查目的,采用目前調研適用范圍較廣的主成分分析法進行因子分析。

表4 校企合作公因子方差
1.PEST分析模型

表5 校企合作PEST分析模型
2.SWOT分析模型

表6 校企合作SWOT分析模型
根據SPSS分析,校企類型、合作內容等都影響了校企合作的發展。目前校企合作仍然是高校占有主動權,企業相對被動或不動,使得校企合作一直未能更好的推行。
國家正在相繼出臺政策以完善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戰略,積極促進地方區域發展戰略,校企合作模式能多方面促進產業生長,校企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