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興
(江蘇省昆山市張浦鎮成人教育中心校,江蘇 昆山 215300)
社區教育是一個與城市化發展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不僅從數量上催生了大量的城市社區,同時、對人的素質的要求的提高也客觀上給社區教育帶來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結合新型城鎮化的特點對社區教育中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矛盾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采取合理的改進和完善措施,是推動社區教育與城鎮化發展相適應,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有效路徑。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尤其是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提出,對城鎮社區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城鎮人口素養的要求也較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要高。這種新的形勢對社區教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雖然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和社區自身都對社區教育給予極大關注,使得社區教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不容忽視的進步,但是,和迅速發展的城鎮化相比,社區教育還是顯得有些滯后,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例如,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社區教育的認識不足。表現為:對社區教育發展目標認識模糊、對社區教育發展的使命認識不足、對社區教育發展的職能認識偏差。此外,社區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務型特征決定了政府相關政策制度體系要能夠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傾斜性,以為社區教育發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但是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卻難以滿足滿足新型城鎮化下社區教育發展的需要。社區教育職能認識偏差。新型城鎮化下的社區教育其本體職能在于提升全體社區居民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但是,多數社區教育僅僅局限于舉辦一些群眾性的娛樂活動和社會行業技能培訓,這造成社區教育職能著力點偏失。最后,社區教育發展方式不合理。一是社區教育發展缺少國家層面的頂層系統設計,各自為政現象普遍;二是對社區教育發展的管理政出多門,不同管理部門對社區教育發展的要求差異明顯,難以形成統一的標準,限制了社區教育的科學有效發展;三是社區教育的發展格局嚴重失衡,城鄉之間、不同發展水平的城市之間、同一城鎮內部不同社區之間的發展存在較大差異。此外,社區教育經費不足、教育資源不足、以及受市場影響太大等都對社區教育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社區教育呈現出成績與問題并處你的矛盾局面,在社區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細致的調查分析,制定針對性的發展策略,才能有效促進社區教育的發展與城鎮化發展的目標相適應。
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主要體現兩種趨勢,一是城市生活各個領域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助推下盡可能實現智能化;二是居民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兩種趨勢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城鎮化的內涵。因此,從這種發展趨勢來看,社區教育要順應城鎮化的發展,必須要轉變教育模式,有傳統的知識傳授向注重實踐學習轉變。
例如,要構建社會學習平臺。建立政府宏觀調控下。融入市場機制引導和辦學機構廣泛積極參與的社區教育社會學習平臺,使得社區教育在科學的平臺支持下發揮其教育功能。同時,構建現代學習平臺。積極引入現代網絡信息教育技術,在社區教育中引入E—mail、BBS、微信、微博客戶端等現代信息技術平臺推動社區教育在學與學之間、教與學之間開展良性互動和討論學習,為教育提供有效的技術平臺,促進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實踐性的社區教育使得教育者能夠更加有效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與傳統的知識傳授的教育方式相比,通過學習者自身探究與發現,讓社區居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體驗和知識情感與技能的發展。
新型城鎮化建設強調精神文明、物質文明、以及政治文明之間的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市民的綜合素質。這客觀上需要市民建立新的核心價值理念。然而,這種理念的建立僅僅依靠傳統的知識傳授是難以做到的,而是要注重市民對新的城市生活價值觀的主動學習。
例如,在社區教育中,要營造一種市民樂于學習的氛圍和條件,讓市民將社區教育的相關學習不再視為一種負擔和壓力,而是一種領悟、責任、獲得、以及人生發展提升的坦途,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必須。國家要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輔助”的社區成員學習評價體系,制定相關的社區教育激勵和評價標準,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有利于社區成員主動學習的社區教育發展情境。
我們認為,社區教育能否順利實現其目標,廣大成員的學習態度是關鍵因素之一。只有社區成員能夠積極主動學習,社區教育才能實現其預期目標。新型城鎮化下的社區發展理念和價值觀才能夠被社區成員接受,進而內化為其行動的自覺和自我的價值觀。因此,社區教育實踐中要注重主動學習氛圍和條件的營造,為成員創造主動學習的有利情境。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加快,新型城鎮化作為一種更加科學的城鎮化發展理念逐漸被社會接受,并在城鎮化發展中得到不斷實踐。社區教育作為實現新型城鎮化發展目標的重要精神動力,只有不斷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涵和理念,不斷對社區教育發展的方式、目標、職能、以及格局等進行合理的界定和創新,才能確保社區教育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發揮其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