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艷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贊字中心校,吉林 松原 131400)
作文教學能夠強化學生對漢字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能夠更好的抒發學生的內心情感,能夠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對小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作文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作文知識的興趣,強化學生對作文技巧的掌握,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增長。下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展開論述。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下筆難”、“內容單一”的情況,就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缺少寫作素材,導致學生寫作內容空洞乏味,無法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在讓學生對英雄人物進行描寫時,學生大都會選取語文教材中所表現的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雷鋒等,學生寫作內容千篇一律,不利于其寫作水平的增長。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的過程中,大都為寫生安排固定的寫作思路,比如在對四季景色進行描寫時,學生就會采用總——分——總的寫作方法,首先對四季景色進行總述,進而對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進行分述,最后對抒發自己對四季景色的喜愛之情,其形式化的作文,不能突出文章重點,平淡乏味,讀之無趣。
學生在進行作文內容寫作的過程中,不能抒發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其一提到醫生就會表達對醫生的敬佩之情,一提到教師就會抒發對教師的感恩之情,導致寫作內容缺乏真情實感,影響作文質量。
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方便我們生產生活的同時,在教育教學中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科學技術,以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寫作素材,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絡,幫助學生收集適宜學生閱讀的書籍,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增長自身的見識,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朝花夕拾》、《童話故事》、《英雄人物故事》等內容,改變了學校、家庭圖書資源受限制的情況。其次,利用多媒體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體悟,比如教師在讓學生對父愛母愛的作文內容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等電影,讓學生感受到電影中無私的愛,從而促進學生情感體悟的增強,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父母的付出,提升作文內涵。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的過程中,應保證作文教學能夠生活化,其一是為了提升學生學習作文知識的積極性,其二是為了讓學生從生活化的作文內容中提升寫作情感,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文的質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春天的景色進行描寫的過程中,就可以先組織春游活動,讓學生在春游的過程中對身邊的景物和人物進行觀察,體驗剛剛吐露新芽的柳枝和剛剛探出頭的小草所表現的生機勃勃,體驗迎春的鮮艷明亮,體驗陽光的溫暖舒適,在春游結束之后讓學生對春天的景色進行描繪,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更便于學生在寫作中表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作文題目與內容入手,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由于教師教學死板,對寫作內容規定比較嚴格,就導致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規定死板的進行寫作訓練,嚴重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師需要創新小學作文內容,改變死板的作文題目要求。比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想象類作文寫作方法的過程中,大都是為學生規定未來的……,不僅作文內容不具有開放性,還會導致學生喪失寫作的積極性,所以教師需要保證題目的新穎程度,能夠讓學生看到題目就眼前一亮,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的最佳方式就是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進行作文內容的探究學習,獨立思考寫作方法,以此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引學生完成作文內容之后,可以為學生分配4-6人的小組,讓學生對作文內容進行批改評價,進而小組成員傳換作文本對上一個學生批改的內容進行檢查,并對批改內容的優秀部分進行點評,從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批改的過程中,汲取作文中優秀的寫作手法,促進小組成員作文水平的共同提升。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還能夠活躍作文教學的課堂氛圍,減少學生寫作失誤,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增長。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形式,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改變作文形式化教學的現象,升華小學生的作文情感,所以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首先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實學生的寫作素材,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其次,將作文教學生活化,再次,創新小學作文內容,提升小學生作文的新穎程度,最后,教師需要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進行作文方法的探索,促進學生寫作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