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紅
(河北省順平縣蒲上鎮孟家蒲小學,河北 順平 072250)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教學。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訓練過程。數學教學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的。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所以要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小學數學教學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談幾點看法。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它可以激發豐富的想象和積極的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發揮靈活敏捷的感知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
思想具有很普遍的內容。依據心理學的研討,有各種各樣的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育什么樣的思想才能呢?《課標》中明白規則,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想才能。”這一條規則是很正確的。下面試從兩方面停止一些剖析。小學數學固然內容簡單,沒有嚴厲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別推理,這就為培育學生的邏輯思想才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小學生往往語言表達能力較低,不能用語言完整清晰地敘述思維過程,特別是數學語言更是缺乏,阻礙思維發展。課標指出:“逐步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因此,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和發展思維的重要環節。為此,教師要耐心聽學生說,鼓勵學生敢說,培養學生會說,引導學生說好。所以,教師要長期地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要強調學生對每個算理的正確表述,規范學生的語言,而學習一些規律/結論/計算公式時,要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有序地表述的能力。
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是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創新思維形成的關鍵。創新思維的培養必須以活躍的思維為前提,活躍的思維來自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濃厚,主動地積極配合教學。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內因的最好刺激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生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學生有了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就會主動學。數學興趣又是學生的一種力圖接近、探究、了解數學和數學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不僅對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使其在集中精神獲取知識的同時,努力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成為創新的動力因素。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基礎出發,要從教學素材中選取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實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采取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操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
總之,數學教學與思維密切相關,數學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們在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努力中,不僅要考慮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還要深入研究數學科學、數學活動和數學思維的特點,尋求數學活動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