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春麗 2.劉春生
(1.確山縣土地礦產監察大隊,2.確山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200)
土地整理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解決“三農”問題、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生態環境建設是密切相關的,并且在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快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改變農村面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區域內,按照土地利用規劃或城市規劃確定的目標和用途,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行政、經濟、法律和工程手段,對農村地區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質量和利用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的活動。它也是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解決土地利用問題的必然選擇。
首先,土地整理是國家投資重心向農村轉移的具體體現。抓緊制定將土地出讓金一部分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管理和監督辦法,依法嚴格收繳土地出讓金和新增建設土地有償使用費,土地出讓金用于土地開發的部分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安排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都要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作為重要內容,建設高標準農田。土地整理投資規模的不斷增長和投資區域的橫向延伸,充分表明我國已經把農業問題放在了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更加突出的地位。
首先,新農村建設從政治和輿論角度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從政策和管理角度為其進一步活躍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其次,通過大力開展土地整理,有利于從多方面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根基。
土地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而耕地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重視糧食生產,重視耕地保護是當前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由于人口眾多,現有耕地及耕地后備資源相對不足,人口以千萬速度遞增,而耕地以百萬公頃的速度遞減,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開發整理作為一項見效快、質量高、投入少的系統工程已成為節地挖潛,有效增加耕地面積的重要途徑。因此,新農村建設要把重點用于基本農田保護和土地開發整理的政策制定上。土地開發整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中處在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它是在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能做到使耕地總量不減少,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的一個重要途徑。
按照規劃先行的原則,將新農村建設規劃納入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之中,逐步完善協調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點,村莊建設等各項規劃,通過土地整理的實施為新農村建設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結合實施的新農村建設規劃,完善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以土地整理和復墾為重點,統籌安排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通過土地整理的實施為新農村建設打下扎實的基礎,并為項目區山水路林統一規劃整理和改善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為了更好地對土地進行開發整理,首先需要加強相關人員的意識,使其認識到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為提升其認識,鄉鎮有關部門可以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使其認識到當前我國的國情,認識到土地開發管理對農村和農民的重要性,這樣他們才能在對土地進行開發管理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開展,使土地開發工作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
集合土地利用總體進行項目的規劃和編寫,通過對土地詳查以及土地變更等調查資料的研究,對實施土地整理項目的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后制定專項土地整理項目規劃。土地整理項目的規劃要符合土地整體利用以及生態保護等法律規定,制定管理小組,將制定好的土地整理項目報送進行審核。土地整理項目獲得批準后,項目所在地的鄉鎮政府應在規定日期將項目的名稱、規模、土地權屬情等相關信息進行公告和通知。
農村土地整理項目的實施應建立專項領導小組,由土地整理項目中參與到的國土、財政、工業、鄉鎮政府等多個部門的成員組成,土地項目的整理實施機構應遵循統一指揮、分工協作、高效、責權對應等原則,建立相關專業的人才庫,各部門成員按照自己的職能對土地項目整理進行規劃管理,積極推廣先進技術進行整理研究,提高農村土地整理整體業務水平。
首先,土地開發整理包含了土地利用方向調整的內容,國家和社會投入的土地開發整理資金可以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部分費用;其次,通過土地開發整理,當地土地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率與產出率明顯提高,農民的收入迅速提高,從而為農村特色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進一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土地開發整理是實現土地資源利用的必然產物。作為政府必須要加強引導社會資金和力量參與,建立完善的土地要素市場,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流轉機制,確定農村土地使用權屬,積極探索集體、企業、農民多方面合作的方式。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土地開發整理工作存在著很多問題。要想切實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整理工作,需要在不斷的發展中加強對土地開發整理工作的認識,進行合理規劃,構建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做好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土地整理工作,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及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