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營
(河北唐縣倒馬關鄉夾子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前言:基于數學具有實用性較強的特點,而小學數學作為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學必須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關注,進而將分層異步教學法實施,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小學數學學習成效的提升。
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是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依據,進行多層次的劃分,并將不同的學習梯隊形成。依據層次差異將相應的學習小組安排,進而將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向各個學習小組分配,使學生對學習任務和目標予以明確的同時,也能夠自主學習自身感興趣的內容。如將四則運算等內容在該學期掌握,在此期間,教學也會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差異性的學習指導。與此同時該教學手段還能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并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予以尊重,使學生能夠依據自身掌握情況與學習水平將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內容選擇。由此而空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分層教學實施能夠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一是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基于小學生具有表現欲突出、求知欲旺、好奇性強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學可以在牢牢把握學生心理特征的基礎上開展分層異步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態度的培養,并將活躍的課堂氛圍烘托,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
二是有助于因材施教。基于學生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在發展狀況、學習水平及其心理特征上也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因此要想將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提升,就必須將傳統的灌注式與填鴨式教學模式摒棄,將先進的分層異步教學手段引進,在滿足教學多元化需求的同時,也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并且還能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與教師互動性與交流性的增強,促進課堂氛圍活躍性的提升,同時也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三是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基于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因此,在新課標下明確指出了教學活動中師生的互動交流必須具有雙向性,并且教學必須將更多自主思考和提問的機會向學生提供,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并將大膽創新精神培養。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法,首先要合理的劃分學生,將學生氛圍困難生、中等生和優等生,并將不同的教學目標設定,當然劃分的前提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征準確把握。通過層次劃分能夠促使教師對困難生和中等生關注度的加強,從而加強對該類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使中等生、困難生與優等生之間的差異逐漸減小。
(二)設計差異性教學目標。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之后,教師就要在掌握學生學習水平的基礎上將不同的教學目標劃分,即有難度、一般和簡單。并且依據學生基礎能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還壞進行教學目標分配,即將有難度的題目向成績較好的優等生分配,將難度一般的教學任務向中等生分配,將較簡單的教學任務向困難生布置,以此來實現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數學概念記憶的加強,數學學習成效的提升。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做到細致分層,保證針對性劃分。基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因此在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上較差,因此作為教師來說,必須加強觀察,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目標,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三)設置分層提問。將分層異步教學法實施除了對學生做分層處理和設定差異性教學目標之外,還要進行分層提問。基于教學重要環節包括了提問,假如依舊對所有學生進行整體提問,就會打擊困難生的積極性,甚至使其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也要講分層提問實施,保證提問有效性、合理性的同時也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促進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提升和課堂氛圍的活躍,進而將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如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想優等生提出,將難度一般的問題向困難生提出,促進學生成就感的提升與自信心的增強,從而將教學效率顯著的提高。
(四)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在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時候,將個別指導實行,能夠促進教學工作實務環節針對性的加強,通過實際使用對以下基本情況進行關注:一是將學生個體展中的觀念性、自然性和知識性引導過渡性切實提升;二是促進學生自主實施知識拓展行為充分性與靈活性的逐步增強;三是對學生展開知識觀念引導時切實提升學生的分類實踐工作水準。
(五)分層次布置作業。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實施還包括了分層次布置作業這一方面,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老師可將不同難度的作業進行布置,使學生將學習內容充分的掌握。并且通過作業的分層劃分還能將學生間相互抄襲的現象盡可能的減少,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能夠得心應手,將作業難度降低的同時,也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升,將學習受挫感避免,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增強,并將良好的學習成效獲得。
(六)分層評價。通常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就是期末考試,但是在日常教學中也能夠借助月考、期中考或者是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與此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不以最終成績為參考指標,而以進步空間為考核指標,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次考核,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向更高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