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俊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小,湖南 永州 425300)
在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之間的整合是重要的教學改革手段。如何科學合理地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從事科學基礎教學的教師關注的問題。在實驗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在實驗教學中,觀察必不可少,但有些實驗現象用肉眼無法看清,或教師的講解演示無法做到讓所有學生都能看到,往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對此,可運用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如將實驗加以微觀放大、定格等,以便讓學生觀察到更清晰的實驗現象。
例如,在講授“面包發霉了”一課時,要求學生觀察到霉菌的結構,可用肉眼和放大鏡不能做到,而必需用到顯微鏡。然而,小學生還不會使用顯微鏡,且由于材料有限,根本沒有辦法讓每位學生通過顯微鏡來觀察現象。對此,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將實驗現象加以放大,即將放大的霉菌結構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展示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完全不需要浪費課堂中的寶貴時間,同時操作也非常方便,從而高效地達到了實驗教學的最終效果,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在實驗教學中,把握實驗操作的正確性至關重要,因為操作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正確實驗結論的得出。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確保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在學生嘗試操作時,常會在不經意間做出一些錯誤操作,且出錯的地方各不相同。為了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操作,教師可以抽選幾個典型錯例并以照片形式記錄下來,再利用信息技術及時將照片呈現在大屏幕上。
例如,在講到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的實驗時,很多學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操作:有的學生在看溫度計示數時,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了燒杯底或燒杯壁,甚至直接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提離了水面;有的學生在讀數時,采取的是仰視或俯視的方式。這些錯誤操作都會影響到溫度的正確讀取,從而影響到實驗結果。此時,教師就可將學生的錯誤操作拍下來,隨后將照片展現在大屏幕上,并讓學生分析判斷操作是否合理。學生看后會立刻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并及時糾正,從而為日后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一例證說明,利用信息技術及時捕捉學生的錯誤能很好地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
有些教材實驗學生不易理解,或受時間、器材等因素影響而使學生的興趣逐漸喪失,在做此類實驗時感覺比較枯燥,其積極性受到了挫傷。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實驗,效果勢必不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對實驗產生濃厚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動態和靜態的演示,或將實驗內容按照一定的結構以動畫形式呈現在大屏幕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大腦和感官,就能使實驗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更易于被學生所理解。
例如,“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一課受學校器材有限的影響,無法形成真空環境,教師根本不能在課堂上完成“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而只能以蒼白的語言描述現象,其實驗教學效果必然不佳,同時學生對聲音的研究興趣也大打折扣。教師該如何彌補呢?筆者的建議是,教師可用多媒體模擬真空環境,不但完善了該節課的實驗教學,調動起了學生感官,而且可促使學生由現象引發思考。相比于蒼白的語言描述,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并且更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印象也更加深刻,從而對接下來的聲音研究充滿了期待。可以說,巧用多媒體開展實驗教學,能讓教學生動、有效。
雖然種種原因都會使得實驗無法在課堂上順利完成,但學生可能對其仍然抱有極大的興趣。要知道,如果學生的興趣不能得到滿足,那實驗教學效果就會不佳。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一困擾教學的難題很容易得到解決。比如說,微視頻以其動態逼真、直觀形象、短小精致的特點而成為重要的教輔手段。微視頻能夠彌補實驗教學的不足,能將課堂中無法觀察和無法完成的實驗現象都呈現在學生面前,既節約了時間,又滿足了學生的探究要求,實驗效果令人滿意。
例如,酒精燈是一種常用的實驗器材,其錯誤操作有可能引發危險而傷害到學生,甚至引發火災。其錯誤操作有:用酒精燈對火、用嘴吹滅酒精燈、在酒精燈燃燒時添加酒精等。這些錯誤操作如果教師只是用蒼白的語言告知學生,學生就很難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甚至有部分學生會產生懷疑:“真有這么危險嗎?騙我的吧?”他們很想親自試一試、看一看錯誤操作的后果。為了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教師有必要在這一實驗教學過程中隨機插播相應的視頻(其內容應包括:由專業人員進行酒精燈對火、用嘴吹的方式熄滅酒精燈、在酒精燈燃燒時往燈壺內加酒精等),從而將錯誤操作產生的后果真真切切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馬上會被眼前的畫面震驚到了,內心的疑惑得到了答案,自然對錯誤操作產生了深刻印象。經過這一教學環節后,學生必然會按規程操作酒精燈。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微視頻彌補了課堂上無法完成相應錯誤實驗操作的遺憾,使實驗教學更加完整,同時學生的知識結構也必將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完善。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能夠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不能完全用信息技術去替代學生親身經歷的探究過程。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適度并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來為實驗課堂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優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豐富教學內涵,增強學生課內外探究科學實驗的興趣,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