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銀霞 朱移科
(古浪縣直灘初級中學,甘肅 古浪 733104)
初中生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階段。但是,隨著初中學習科目的增多,學習內容的加深以及學習時間的增加,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也隨之加強,給初中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另外,在他們的學習,生活,同學交往等各方面也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據調查,初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常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學習適應不良型是中學生中常見的一種適應型障礙。中學生往往由于學校適應不良嚴重影響學習,跟不上班級,甚至造成中途休學或輟學。
調查表明: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20%注意力不集中;63%缺乏克服困難的精神,沒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長、學生和教師的責備、嘲笑、歧視而引起心理緊張;9%基礎比較差;2%智力因素。(注:本材料來自本學校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可見學生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的學習品質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學習習慣非常重要。較大的心理壓力,會使學生整天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之中,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神經衰弱、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從而導致厭學情緒,經調查有21%的學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厭學情緒。
學生不良的人際關系會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個性心理如:自卑、自傲、過于內向、心胸狹窄、仇視等,有的學生會產生消極悲觀的情緒及個別學生有時會有輕生的念頭。
學生的不良人際關系有: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調查表明有50%的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好或很好,43%的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一般,有7%的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好,有學生自身的因素,而教師與學生缺乏交流與溝通,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夠耐心,處理問題不公正,諷刺、挖苦學生等不尊重學生的做法和態度,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使師生關系緊張,甚至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調查表明68%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較好,27%的學生與同學的關系一般,有6%的學生與同學的關系不好或不太好,經調查和討論由于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系,卻又不知該如何去做。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調查表明 67%~82%與父母的關系比較好,有6%~8%的學生與父母的關系不好或不太好。
這是一種以強迫觀念、強迫沖動或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心理問題。自己能意識到這些表現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擺脫,深為焦慮和不安。它對同學的學習、生活和在校適應有很大的不良影響,應及時接受輔導。
這是有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種以持久的情緒低落狀態為特征的心理問題,常伴有焦慮、沮喪、壓抑、苦悶、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有這類心理問題的同學一般能基本適應學校生活,但心理壓抑、情緒苦悶,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對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危害較大。
個體處于一定的應激狀態便會感到焦慮,這是正常的。焦慮型的心理問題是指一種無明確對象、無法擺脫的焦慮狀態,可分為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種形式。
對教育工作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現代教育理念,針對現代學生問題,從過去“紀律監督”、“政治說教”、“活動保姆” 的角色中解放出來,關注學生的思想轉化和行為改變。
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特別是中小學生,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因此,對待這些問題學生,班主任應真誠地與他們進行情感溝通,平等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理解他們,消除他們的敵視,從而使他們接受教育、爭取上進。
1.對學生進行內外時事和理想教育,明確時代需要,用知識改變命運;讓他們體驗有文化與沒有文化生活不同的對比。2.教會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逐漸前進,一步一個腳印。成績不代表一切,要學會減壓、懂得考試。3.平常在學生面前多夸科任教師,消除學生對個別課偏科的現象,與科任教師一起營造學習氣氛。4.建立互助小組,讓學生學會互幫互組合作共贏。
要教會學生分析情緒、情感特點,幫助他們找出情緒波動的原因,教會學生調節情緒的方法,如注意轉移、內心宣泄、深呼吸調節法、理性升華法等。
1.人際關系方面,根據初中生認為與長輩有代溝,而對同伴關系更看重的特點,可積極組織集體活動,如開展 “我是班上的成員” 的演講比賽,舉行體育運動比賽、野炊等活動,使學生有一個想集體、愛集體、為集體爭光的主旋律,培養團隊精神。2.針對與長輩的代溝問題,學會換位思考,進行角色互換訓練,如周日 替父母洗一洗腳活動,或我來做家長,體驗父母的辛苦、苦心。要多與家長聯系溝通,共同教育關心問題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
(1) 召開青春教育主題班會,教會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識,認識自 己的身 心特點,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變化。(2) 培養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3) 組織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4) 加強性道德教育,讓學生明確哪些是丑的、善的,什么是美的、高尚的,正確處理好與異性朋友的關系。
班主任要扮演好心理醫生的角色,協調好社會、家庭、學校各方力量,給困難、受挫學生以教育和幫助,教會學生應對挫折的方法。如應對挫折的關鍵是自己; 用偉人、名人戰勝困難、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例子鼓勵自 己; 學會尋求幫助; 發揮多方力量。總之,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只要班主任對這些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多一點呵護、多一點寬容、多一份熱情,就會讓他們擁有愉快的心境,成為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