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翹楚
(大連水木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0)
工程造價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過程中的重要議題,如何使其更加直觀、實現可視化管理,對于管理層而言,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文中,筆者首先論述了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從多個角度論述了應對具體問題的解決策略,望筆者在本文中的論述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些許借鑒和啟示。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工程造價管理中主要存在這樣幾方面問題:
在政企分工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今天,很多工程項目都是由政府直接主導參與的,這就導致其常常匆忙成立工程指揮部門,邊設計、邊施工,實用性工程最終變成面子工程,嚴重違背了工程建設本應具有的基本程序。
施工階段管理不嚴,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
首先,施工合同本身存在著大量的缺陷,致使施工過程中面臨過多的索賠;一旦出現裝修檔次變化發生設計變更、結構變革導致的設計變更,都會直接導致造價的增加,同時如果這部分的變更未能及時處理,更會引發后續的已建工程的停工和不得不面臨的索賠;
其次,當前我國大部分從事工程監理的工作人員,本身都是從設計、施工等領域轉崗而來,不重視成本管理、缺乏經濟觀念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此部分監理人員在實際開啟監理的過程中,習慣于采用自己所熟知的驗收標準、施工規范,忽視了造價管理中降低造價的重要性,甚至于沒有意識到工程造價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促使工程造價管理意識的缺失,只關注管理的進度和質量。
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同時也是造價管理非常薄弱的區間。而導致這種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前期進行設計時,對巖土情況缺乏觀察,這就導致地基實際開挖時發現其與原始設計方案并不契合,就需要改變設計的基礎形式,進而導致后續施工過程中基礎造價變高;
其次,工程項目受制于設計的好壞,工程最終究竟會使用多少成本,涉及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歸根到底都和設計息息相關。只是個別設計人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高,造價觀念淺薄,導致其不可能基于成本控制的視角展開設計,導致設計環節出現紕漏,后續出現造價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最后,設計過程自由度大,不嚴格按照相關程序進行,習慣性的邊設計、邊施工、邊勘察和邊修改,常常會導致工程造價的徹底失控。
針對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從這樣幾個角度予以突破:
在招投標階段對施工單位進行招標時,應秉承公開、公正以及公平的原則,保證選擇最為適合的單位。理想的施工單位,不僅能夠把握最佳的施工周期,同時能夠降低工程造價,節約人力物力、并保證施工過程和結果完全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與要求。
在展開具體的招投標過程中,工程的管理人員有必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出臺具體的施工方案,然后根據相關規定及綱領性文件,在開啟招投標之前,就將預算精度控制在5%以內。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需要從這樣兩個角度來展開:
1.充分關注設計過程的監督和協調
要想做好設計過程中的內部與外部協調工作,就必須啟動工程設計項目經理負責制以及設計建造總承包制——如此能夠對工程的進度、成本以及質量進行全方位的關注和監督。工程設計項目經理既有足夠的權力作為執行合同的代表,同時又具備統籌和組織大局的能力,協調好各個部門、機構之間的工作。
2.以限額設計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所謂限額設計是指在確保工程基本功能不變的前提條件下,按照綜合的設計書、施工圖紙以及初步設計的總經費,嚴格控制任何工程中的不合理設計,確??⒐そY算不至于超出預算限額。
做好施工現場的計量簽證。施工過程中的很多細節問題不可能完完全全體現在最初設計的圖紙上,這就意味著后續有可能會發生設計變更、用料以及設備的增加。而為了確保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得到充分控制,甲乙雙方必須現場共同計量,將雙方簽字的文件作為重要的施工變更依據。如果因為技術原因或者客戶本身存在變更的需求,而不得不進行變更,那更需要保證技術資料的完整,為后續的變更留存證據。
規范材料設備的采購程序。對于沒有寫入施工合同中的材料、設備、建筑開發商有必要與施工單位敲定嚴格的供貨方案,防止任何額外增加的物料費用。
工程竣工以后以合同條款為依據、以發包合同價為基礎,結合現場簽證、設計變更等一系列資料,對發包合同價格展開調整。具體來說,有這樣三方面細節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仔細研究和回顧施工過程、合同條款,對承包商是否履約展開判斷,對其施工的質量是否達標進行驗收。假設出現任何質量問題,或者出現延誤工期的情況,有必要進行證據的收集,求得索賠。
其次,有效收集、整理設計變更及現場簽證等相關技術資料,并仔細進行核對,確保其真實有效,為后續竣工核算進行證據支持。
最后,對施工期間所有設備、材料的市場價格信息進行收集、匯總,便于工程管理可以進行準確的造價分析。
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關系到百姓民生、關系到其居住條件,更關系到人們最為基本的生活質量。所以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要從前期的設計階段到后期的施工執行、竣工驗收全盤參與,從長遠來看,這是有益于提高相關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建筑行業整體發展的有力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