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輝
(渭南公路管理局,陜西 渭南 714000)
為保證公路工程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質量方面而蒙受的經濟損失都屬于施工質量成本,質量成本包括停工、返工等引起的內部故障成本,保修、賠償等引起的外部故障成本,質量預防和檢查等費用。當前,大多數公路工程施工企業片面追求成本節約而忽視了質量,結果反而因質量未達標而付出更多的施工質量成本,更加影響到企業收益和信譽。
公路工程項目為實現工期目標而發生的一切費用則屬于工期成本,由于公路工程的特殊性并不是工期越短工期成本越低,大多數施工企業并不十分重視工期成本,雖有較為明確的工期要求,但由于施工控制措施不當導致工期延誤,或因為氣候環境等原因引起工期滯后,同時缺乏工期的科學調整,盲目趕工期、要進度,額外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據統計資料顯示,公路工程施工物資材料費用占工程費用總額的60%~70%左右,大多數施工企業由于材料計劃不科學、進料時并未嚴格把關,導致物資材料數量質量出現較大誤差,價格不透明,成本損失過大。物料存放過程中管理不善、偷盜、變質等現象普遍存在,工程竣工后物料剩余嚴重,物料倉儲位置與施工現場距離較遠,導致運輸成本大大增加,運輸途中損耗嚴重。設備使用費占工程費用總額的20%~30%左右,隨著施工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設備使用費占比呈逐漸增大趨勢,施工單位普遍存在設備管理不善、故障不斷,維修保養不足,利用率不高,設備操作人員不具備操作技能而造成設備非正常損壞等現象。此外,一些公路工程項目為了趕工期,保證施工過程的連續,并未科學計算和比較設備租賃與購置成本,盲目采購而造成設備閑置浪費,預算定額中確定的設備原值和折舊率過低導致設備費用實際支出遠遠高出預算定額,再加上投標報價中設備費用的上浮,導致設備成本過高。
當前大多數公路工程施工單位成本核算不規范,缺乏科學而完善的項目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環節,管理成本的高低由領導說了算,隨意性較大,管理成本計劃和實施過程“兩張皮”,成本計劃編制質量不高且缺乏必要的執行,管理成本嚴重脫離工程實際,導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從管理流程來看,公路工程成本管理體系包括基于預測成本并應用科學預測方法的施工質量成本、工期時間成本、物資材料成本、設備成本、項目管理成本預測體系,依據計劃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體系,真實反映成本并以成本控制為目的的成本核算體系,成本管理體系流程結構大致相同。公路施工單位應當采用項目法施工輔助管理軟件系統為基礎的目標成本管理與控制方法,落實成本責任制,以項目所能動用的各項資源規模為依據,編制成本計劃,確定目標成本,并據此編制施工預算,加強成本分析與核算。
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并非越高越好,應以達到業主使用要求為限,一旦超過正常使用要求,就會造成質量過剩和施工資源浪費,施工企業務必恰當處理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努力探尋內外部故障引起的質量損失與質量控制、預防和檢驗費用等成本之間的均衡點,建立和實施公路工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各項工程開始前進行技術交底,完成后通過驗收保證施工質量達到質量目標設計要求,嚴把質量關,有效防止因質量事故導致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
工期成本具體包括項目本身工期延誤所引起的業主索賠成本以及為趕超工期而付出的直接、間接成本費用兩個方面。工期成本管理必須以工期優化和成本控制相結合為原則,實現工期成本總和最小化。公路工程施工企業應當強化工期成本的事前與事中控制,在施工準備階段依據施工組織設計所確定的工期成本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成本計劃和成本管控方案;施工階段嚴格按照施工合同進行工期成本動態化管理。
物資材料及設備成本在公路工程成本中占比較大,所以加強對其的管理與控制意義重大。為降低物資材料及設備成本,首先必須強化物料設備采購計劃管理,具體包括物料及設備型號、種類、數量、時間、運輸方式、倉儲等方面,加強對物料設備采購、儲運各個方面費用的管理,控制過程損耗,嚴格物料設備進場驗收及限額領料等管理制度。此外,對于施工機械成本管理而言,最主要的是對設備使用環節的管理,進行施工機械的合理選型,保證施工機械完好率與充分的利用率,加強一機多用、順序作業和綜合使用,避免機械設備的閑置和來回調用。在使用和養護方面,確保人機固定,推行機械使用責任制,責任到人,保證機械設備規范操作、合理使用。
當前,我國公路工程建設中,國外投資和民間投資項目日益增多,競爭日趨劇烈,這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方面的規范化、智能化和科學化不斷提出更高要求,公路工程施工成本主要包括施工質量成本、工期成本、物資材料及設備成本、施工管理成本等。我國公路工程施工企業上述成本項目均存在過高現象,為此,必須從加強對質量成本的管控、強化工期成本管理、物資材料及設備成本的管控以及加強對管理成本的管控等方面出發,有效控制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所以,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必須結合行業特點,以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核算為重點,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工程從開工到竣工所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進行全面而系統的管理與控制,最終促使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