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紅霞
(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設備維修中心一廠,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9)
煤礦電氣設備安全穩定的運行能夠有效的提升煤礦產業的生產效率,降低煤礦電氣事故的發生幾率是保障煤礦企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科學合理的對煤礦電氣設備進行管理是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煤礦企業電氣管理的工作是一項負責任且存在一定危險性的工作,其不僅專業性強且危險因素也非常的多,不僅涉及的面廣而且在故障發生后所造成的傷害和影響都是非常大的,能否迅速的排除故障,最大程度上減少資源的流失取決于管理人員查找故障的能力。所以,在電氣管理中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與專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煤礦電氣設備處于早期故障期時,開始的故障率會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故障率就會逐漸下降,這個時期也被稱為磨合期,這段時期所需要的時間是不確定的,這主要看產品、系統的設計與制造質量而定,在這階段發生的故障,主要是由于設計、制造上的缺陷造成的,還可能是使用環境和使用方法不正確造成的。
當設備處在偶發故障期時,故障率比較穩定,但是故障的發生是隨機的,這一階段故障率比較低,而且比較穩定,這也是設備最好的時期,這些偶發故障大多是由于設計、使用不當及維護不力導致的,所以應該提高設計質量、改進使用管理、加強監視診斷與維護保養等工作,可以有效的將故障率降到最低水平。
在設備的使用后期,故障率就會開始上升,這主要是由于設備零部件的磨損、老化、疲勞、腐蝕等造成的,設備隨著使用的時間增加,故障的發生次數、發生故障以后的維修費用、修理消耗的工時也會同時增加,其中降低設備維修費用的主要措施是有小問題要及時處理,盡量降低維修的費用和維修的工時;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主要措施是正確的操作和加強維護保養;減少故障的發生率,并且對設備故障的規律進行分析,合理的制定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可以減少故障的發生次數,延長設備正常使用到故障高發期的時間,減少故障損失,縮短故障處理耗費的工時。
大部分的煤礦電氣設備由于時間而變得陳舊或者投入欠帳比較多。例如煤礦當中比較老的絞車和防爆高壓開關、從來沒有更換過的非阻燃膠帶和老主扇等等,很多設備都已經超出了服務年限卻還是在超期使用,不能達到煤礦安全規則的標準要求。再加上由于利益的驅動,很多煤炭企業都會把生產任務放在首要位置,然而卻把電氣設備的安全性放在為了應付生產的位置,沒有充足的檢修時間和保養時間,很多設備超出服務年限卻還是帶著問題進行運行,只能靠著修修補補與加強監督來得以維持。但是這樣下去還是會使一些小問題變為大問題,從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損失或者造成發生機電事故。
據調查統計,我國最近這幾年經常發生的煤礦事故當中基本上都是因為電氣設備發生故障而導致的。目前我國大部分的煤礦當中,工作人員并沒有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沒有及時發現并且解決電氣設備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所以才會經常發生煤礦事故。并且假如電氣設備一直都是在這樣一種情況進行工作,就會埋下各種安全隱患,據調查統計,采礦人員通常都是初中或以下的文化水平,然而電氣設備的不斷發展使其變得越來越先進,這樣的文化程度是不能良好掌握越變越先進的電氣設備的。
當前,我國大部分的煤礦機電設備普遍存在帶病運轉、老舊以及沒有安全配套的措施等問題,與國家對煤礦安全生產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煤礦機電設備存在多方面的隱患,煤礦灰塵多、生產環境差、濕度高,導致煤礦幾點設備在礦井中的運輸過程,極易受到破壞或腐蝕;加之沒有安全的配套設施,導致較多隱患的存在,例如:井筒裝備腐蝕嚴重、電控系統保護措施不完善、防暴高壓開關老化、礦井提升系統缺少緩沖裝置等。以上幾種隱患及其容易導致設備在運行中出現故障。
管理工作要有科學理念的指導,推進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現代化程度。企業管理者應勇敢向傳統觀念挑戰,力求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在日常管理中,要讓企業員工樹立主人翁意識,具備良好的責任心,克服敷衍了事、消極應付的思想,積極主動完成本職工作。管理層應依照上級設備管理方面的規定,結合生產實際,制定電氣設備防爆標準,設備巡檢制度、崗位問責制,并張貼到生產現場,從每一個細節督促員工貫徹執行,使得設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抓緊更換一些老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電氣設備,保證設備運行可靠性、技術先進性,對于安全隱患較多的破舊設備果斷進行報廢處理。企業應制定詳細的設備檔案,保證關鍵設備的緊急預算。同時,要嚴格執行礦井年檢計劃,定期進行設備維護,檢修計劃要涵蓋檢修項目、施工協調、技術方案和安全保障等,確保檢修工作高質高效的完成,提高設備可靠性。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了設備管理維護工作,能夠給后續的安全生產提供重要保障。
要做好電氣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提高全體電氣人員的質量標準化意識,按質量標準化要求開展工作。就須做必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明確培訓目的,根據實際目標制定長期和短期相結合的培訓計劃,以及相應地培訓內容;分類、分層次地組織員工參加培訓;對員工的培訓結果進行考核;對培訓結果和員工培訓考核情況進行總結,并結合企業設備運行情況和故障情況的變化、設備的更新等不斷研究完善培訓計劃和培訓內容,務求通過培訓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技能素質的目的。經常組織學習迫使職工學習安全業務知識,不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術比武,以調動職工學技術、學業務的積極性。采用業余培訓與脫產培訓相結合,以業余培訓為主,以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業務素質為目的,為搞好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強安全監察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實踐證明,要抓好安全工作,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失去了監督作用,必然助長麻痹僥幸、違章蠻干的現象。監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導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充分發揮現場安監人員的作用;同時,必須堅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別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級領導和業務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職工的崗位責任制,明確每個人的安全職責。
按照我國煤礦安全規程,制定出詳細科學的幾點設備管理、維護與更新的工作計劃,及時更新換代多落后的設備,針對防護措施不足的設備,例如提升絞車、干式變壓器等設備依據相關規定,加強保護系統的完善,對于改進后仍然沒有達到標準的設備必須更換,并積極使用節能型煤礦機電設備。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根據工作中的實際情況,改造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的工作效率和性能。運用現代化的工藝手段,科學有效的控制礦井作業點面,控制機電設備的事故發生,優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機、絞車變頻調速裝置、綜掘機以及軌道運輸監控系統等。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與煤炭生產關聯,煤礦機電設備的綜合信息化管理至關重要,設備選型、安裝調試、維護保養、更新換代要建立詳細、全程跟蹤的信息檔案。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煤礦信息化建設帶來了福音,企業可以引進相關的管理軟件,全程跟蹤設備使用情況,給領導提供最及時、最真切的設備使用情況,既減少了人力物力,還可以節省設備開支。再者,對于大型掘進機、綜采設備也提供了準確全面的實驗數據,能夠為工程師提供大量有參考價值的參數,以備及時更換易損易壞部件。這樣的模式既規范了管理制度,也消除了管理中不利的人為因素。
1.維修方式方面。維修方式方面主要是從時間的角度出發,對機械故障進行維修。事后維修方式,在電氣設備已經產生故障后,進行維修;定期維修方式,電氣設備還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對電氣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主要考察各項技術指標和工作狀態。具體維修方面,維修人員結合電氣設備故障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相關方法對電氣設備進行維修。機會維修方面,利用各種交流會、研討會這樣的機會,對電氣設備故障方面進行討論和分析,同時對電氣設備進行相應的維修操作。
2.維修類型方面。有經驗的維修人員都知道,煤礦電氣設備的維修一般分為壽命型維修方式以及偶發型維修方式。一般來說,壽命型維修方式可以進行相應的預測,從而充分減少故障,可以通過檢修零部件,定期檢修耐用部件,更換易損件等手段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工作。偶發型維修故障方面,一般不可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預測,需要采用事后處理方式。在維修過程中對于特別重要的、需要持續工作的、不允許突然發生故障停機的電氣設備,必須采用在線連續狀態監測并配備好相應的備用系統以及保護系統,充分以預防操作失誤現象、檢查疏忽現象以及意外事件造成的故障停機,充分保證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
想要真正做好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煤礦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正常運行的重要性,從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角度出發,著力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不斷的對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將先進的技術真正的結合到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當中,落實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措施,有效降低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進而保證煤礦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