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仙
(云南交通運輸職業學院(云南交通技師學院),云南 安寧 650300)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推動新時期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創新改革發展的重要動力,無論是汽車檢修企業還是汽車檢修工作人員,都有必要認識到當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發展現狀與發展方向,并在將這些新技術運用到汽車檢測與汽車維修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強化自身創新意識,進而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在傳統的汽車檢修技術中,示波器與萬用表是最為主要的汽車檢修工具。從示波器在汽車檢修工作中的運用來看,汽車檢修工作人員通過合理地對示波器進行設定并對波形開展有效的分析,就能夠迅速判定汽車中所存在的故障,依托這種工具,波形觀察成為了汽車檢修工作的核心內容,而這也讓汽車檢修工作呈現出了便捷化與簡單化的特征;從萬用表在汽車檢修工作中的運用來看,這一工具主要應用在連續性故障的檢修工作當中,具有強大功能與高抗阻的數字式萬用表是汽車檢修工作人員最常用的萬用表類型。
另外,專業綜合檢修也是傳統汽車檢修技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檢修技術通過將檢修設備進行連接,在不拆卸汽車部件的基礎上得到與汽車設備相關的數據,并通過比對所得數據與標準數據之間的差異,判定汽車所存在的故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汽車檢修工作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合,當前的汽車檢修技術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技術,如故障代碼自診斷技術以及專家系統等,都是已經在當前汽車檢修工作實踐中得以應用并且較為先進的技術。從故障代碼自診斷技術來看,當前汽車電控系統中的ECU是實現自診斷的基礎,在汽車檢修工作中,ECU可以在系統中存儲連續性故障信息,而汽車檢修人員則可以對故障代碼進行提取。在故障代碼提取工作中,汽車檢修人員可以使用人工讀碼或者專業檢修儀讀碼兩種方法,在人工讀碼中,人為因素對故障代碼讀取正確率產生著一定的影響,而當故障代碼讀取錯誤時,則會對汽車維修工作產生一定的誤導,因此,相對而言,在汽車檢修實際情況允許使用專業檢修儀進行讀碼時,則需要使用專業檢修儀讀碼方法,從而提升故障代碼提取效率及其準確性;專家系統則是依托專家知識與經驗構建信息系統,從而用于汽車故障診斷以及人員培訓等實踐工作中。
現階段,與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對應的企業實際工作崗位有:車輛監測工、汽車機電維修工、車輛技術管理員、車輛維修檢驗員以及各工種對應的技術主管等。因此,院校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踐教學中,需要明確教學人才培養目標,致力于培養具備高技能的專業復合型人才,使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滿足市場、企業人才需求。明確教學目標需要對社會企業工作崗位要求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并根據其需求對自身教學目標明確方向進行及時的調整,從而實現綜合型專業技術人才的有效培養。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進行實踐教學改革,需要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研究教學改革工作實行策略,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導向,建立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明確教學目標,需要將學生就業作為重要導向,將目標設置為培養綜合性專業技能人才,從而為實踐教學改革工作開展提供前提條件,使教學改革能夠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進行充分的重視。教學改革明確教學目標,需要結合專業特點與教學條件,將專業實踐教學劃分成校外綜合技術與校內技能訓練,結合校企合作實訓平臺,加強學生基本技能、專業綜合能力、專業核心能力的有效培養,從而進一步促進教學目標的明確。
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完善教學課程體系,是在教學內容層面促進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實施。例如,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完善教學課程體系,可以結合學科體系與職業行動體系,通過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加強課程設置,實現理論課、實踐課與頂崗實習的合理課時分配工作。專業實踐教學完善課程體系,需要充分調研專業對應的行業現狀,準確把握市場企業崗位的人才能力需求,結合不同人才能力要求進行實踐教學不同教學環節的科學設置,從而為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提供課程體系基礎。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建設實踐教學完善的課程體系,需要做到利用現有課程體系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培養學生策略性能力,將完善課程體系作為校內教學科研項目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專業相關的職業行動體系課程,杜絕實踐教學閉門造車問題發生,為職業綜合素質教育與工學結合提供有效載體,使課程教學體系借助原有的理論課程、實踐課程與新型開發課程,實現課程整體體系的完善,推動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教學課程體系的完善不應只停留在教學內容層面,還需要加強專業課程教學評價的完善。例如,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評價,需要在原有教師進行評價的基礎上,結合企業技術專家的評價,使教學課程體系具有針對性的完善方向,促進課程體系對不同教學環節進行科學課時分配,實現教學內容優化、教學評價健全的基礎上,推動院校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工作,離不開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教學手段,因此,院校進行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需要將革新教學手段方式作為重要改革措施。例如,院校需要要求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摒棄傳統校內實訓驗證性實驗教學方法,鼓勵教師大膽進行校內實訓教學手段方式創新,促進實踐教學改革進程加快。比如,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可以結合“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特點與高職教育層次特點,采取校內生產性實訓的新型教學方法,開展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工作。教師還需要在校內生產性實訓中,對互動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利用,在教師講解知識、操作演示后,鼓勵學生自身進行動手操作,并在學生身邊時刻指導,以互動式教學方式,對任務驅動式、項目式與課題式等新型教學方法進行推進。比如,教師可以采取課題式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底盤拆裝、發動機拆裝等綜合性實際訓練,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也可以利用項目式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布置項目學習任務,使學生在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具體項目實施中,深刻理解專業知識,增強自身專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更加符合市場企業人才需求,體現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改革的成功。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手段方式的革新,有利于學校教學工作更加系統與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驗證性實驗模式的顛覆,促進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校內實踐教學的創新。
總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需要具備科學性與系統性。實踐教學改革,需要將培養符合社會需求、具備操作能力的人才作為教學工作基本目標,開展實踐教學改革相關工作。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需要分析現有教學現狀與教學問題,通過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完善教學課程體系、革新教學手段方式、加強校企合作教學與強化專業師資建設的措施,促進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實踐教學革新,使其更加完善、全面的進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