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5)
我們現在所說的挫折,是指個人在實現自己的目標時遇到的阻礙或者是干擾當自己的因素,無法得到實現時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情緒,這便是消極表現。從現實情況來看,挫折對學生的影響是有兩方面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的一方面是當學生進受到挫折時,可以醒悟,得到應有的教訓,然后對自己的目標或者是實現目標的方法進行改變,從不順心的環境中奮發向上。不好的一面是過大的挫折,也可能使學生的心態處于不良當中,甚至是出現惡性循環,然后影響學生的行為和反應,產生各種不安的情緒。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90后,家里的獨生子女,沒有經歷過艱辛的生活,也沒有經歷過任何風吹雨打,正是因為這些客觀原因讓這些大學生,面對挫折的經歷變少了,承受壓力也變小。更有甚者會當遇到不算太大的挫折時,會采取過激的行為或者是做出傷害自己和傷害別人的行為。現如今的社會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對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大學生的抗挫折教育進行加強,提高他們的認識,增強他們抗脫責壓力的能力,已經是現在一個重要的任務了。
我們大家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當然,大學生遭遇挫折后,也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種是積極表現,一種是消極表現。下面我們就針對大學生受挫折后消極的表現進行簡要敘述。
焦慮情緒作為一種痛苦情緒的表現。主要的形式為,在沒有確定的客觀對象和確定的觀念,而產生的痛苦情緒。這種情緒是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遇到挫折后常見的一種普遍心理反應,這種情緒會讓大學生無法進行其他正常的社交活動,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我們舉例來說明,某大學生因戀愛受挫折而引發的自我否定。在這個否定下,他認為自己沒有被人愛,或者是愛人的能力,正是因為這樣過度的擔心讓自己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我們這里所說的攻擊行為是大學生在遭受挫折后產生的一種對社會的抵觸反映。大學生利用這種反應來消除挫折帶給自己的痛苦。這種攻擊,是一種破壞性的行為,主要表現為直接攻擊或者是間接攻擊。直接攻擊指的是把不滿的情緒直接發泄到受挫折的人或物體上。而間接攻擊是把不滿的情緒直接發泄到無關這件事情的人身上的。
退縮行為指的是大學生在受到挫折后,往往表現出不愿參加各種外出活動的一種行為。很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都認為自己的能力較強,對自己評價過高,但是進入大學后受到的挫折過大,就會發覺自己的能力有限,常常用退縮的行為來保護自己,這種行為是大學生缺乏自信的表現。
1.教育學生認識到挫折是難免的
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每個人的需要都不可能百分百的被滿足。我們現實所說的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等,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一種愿望而已,所以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要學會理性的面對挫折,這樣也是我們在面臨整個人生中重要挑戰的一個良好表現。
2.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學生個體之間不同的行為特征和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受挫折時可以得到相應有的幫助和教育。在對受挫折的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時,要重點從學生的心理方面進行引導,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深入的了解。要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關心他們,去尊重他們。我們還要根據不同的受挫折的學生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和問題。讓他們可以更好的疏解自己內心的矛盾。
3.用軍訓來培養大學生的堅強意志
我們大家都知道,對于如何培養和磨練大學生的堅強意志,已經是當前時代教育工作的永恒話題。并且這個話題已經被納入大學生學習的重要課題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可以知道,大學生耐挫折的能力是與自己的堅強意志有著密切的聯系的。在挫折面前,如果這個大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目標,并且按照自己所設定的計劃和決定,以自己堅強的品質進行下面的步驟,這樣便能取得成功。
我們平常所說的耐挫能力,指的是人們對挫折的忍耐力以及超越力,也就是當我們個體在遭受挫折時,擁有一種讓自己的行為以及心理能夠正常,而且還可以戰勝挫折,采取積極的措施去取得成功的一種能力。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挫折會有不同的表現,耐挫能力強的人,他的表現就會相對于好一點,產生的消極作用就會小。相反來說,耐挫能力弱的人受到的挫折傷害就會比較大,表現出的消極影響也就比較大。所以說,耐挫力的強弱,對人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要努力提高大學生的耐挫能力,讓他們可以在生活中得到磨煉,提高自己的耐挫能力。作為大學的班主任或者輔導員,我們要在旁邊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1.加強新生對戀愛挫折的教育
大學生時期,正是情感敏銳的時期,隨著心理和生理發育的成熟。他們開始密切關注兩性之間的關系,渴望與異性接觸,和渴望美麗的愛情。然而,由于各種因素,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各種波折,這些學生常常認為愛不是愛,沒有魅力,抑郁,極端的行為,低自尊和強壯,就不能集中精力學習,疼痛和強勁的深處,如果沒有合理的情感指導,可能導致不良后果。
2.加強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期,不能夠準確的對自己進行一個評價。在高中時期的。自我期望值過高,導致進入大學時,也是這樣的情況。但是大學是一個集體生活,大學生之間的比較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不僅是在學習上,在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研究方面也是有比較的,所以我們不能說每一個人都可能把自己的優點展現給別人或者是高于別人。所以我們不能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但是也不能產生自卑失望的情緒,應該正確的認識自己,給予自己自尊自信,建立適合自己的期望值,然后去追求這種期望,這樣距離成功的目的就會更進一步。
根據上文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高校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對人才的培養,也就是說,我們要重視大學生的資質,重視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方面,要提高重視度。根據本篇文章中問題的分析和討論,針對大學生的受挫折現象和受挫折后的消極表現,提出了相關的挫折教育。這種教育已經成為目前社會上必必須采取的一個措施了。我們只有通過挫折教育才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抗壓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堅強意志和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也能夠讓大學生可以更好的在大學中生活得到磨煉,可以更好的應對未來社會,有一個良好的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