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平
(眉山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眉山 620010)
為了保證學生在高職院校中有所成就,也為了讓學生對自己今后有更好的認識,輔導員必須要對學生加以約束,對班級進行更好的管理,采取更好的班級管理辦法。對于班級管理辦法,每個輔導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不管如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要對班級有針對性,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好的配合輔導員,最終的班級管理也才能稱之為成功。
高職班級管理需要一些得力的管理人員,他們不僅能夠很好的幫助輔導員分擔管理任務,而且還可以很好的聯系輔導員和同學,以保證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正常溝通交流。例如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等必備的班級管理者,他們不僅需要幫助輔導員處理來自校上分配下來的任務,而且還需要督促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種任務并收齊整理,雖然這種管理看似簡單,但是其實質上如果同學不積極配合,那么最終想要完成相應的任務就會很難。另外,班級管理者們還需要在一些課堂上起到帶頭作用,即幫助輔導員營造學習氣氛,讓同學能夠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一些課外活動、體育運動等也是十分需要班級管理者的,如果沒有班級管理者,那么活動就可能會沒組織沒計劃,最終也自然不能達到舉辦活動的目的。班級管理者很重要,那么需要怎樣來挑選班級管理者呢?首先采取自愿原則,鼓勵學生們踴躍自薦,其次則是全班學生共同投票,以票數最多的為勝,最后最終結果出來后,并不代表被選中的學生就能夠成功擔任班委了,而是還需要經過一個“實習期”,只有在實習期結束后被其他同學認可了,才能夠繼續擔任,否則就需要重新選取班委。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讓選上的學生認真負責,而且也可以考驗他們的管理能力和人際關系,總之,這樣的班委挑選辦法將相對于普通的挑選辦法來說更加有用和有效。
對于高職班級管理來說,如果班級人數不多,那么就比較方便對學生進行管理,但是如果學生很多,那么實施管理時就會比較麻煩,因此輔導員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集體實施分散管理。那么怎樣來將學生進行劃分呢?首先班集體中會有班委,輔導員可以挑選班委為集體代表進行小組劃分,另外還需要充分考慮班集體總人數和班委人數,這樣最終劃分出來的每個集體的人數就會大致相等且合理。其次,輔導員即可開始實施對小集體代表的分散管理,通過對集體代表的管理可以很好的了解班級中的其他學生,但是為了避免一個弊端,那就是無法親近班級中的其他學生,輔導員可以規定集體需要定期的更換代表和輔導員進行交流。輔導員通過以小集體的方式對學生實施分散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自己的管理壓力,同時也可以更好的親近每一位學生,而每一位學生也將更加行為自由但不放任自流。除此之外,對學生實施分散化小集體管理還有很多其他的使用辦法,這還需要輔導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進行創新,與此同時輔導員也要注意避免小集體分散管理帶來的一些弊端,以免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
小集體分散化管理很方便,但是如何讓其更好的發揮作用呢?首先對于小集體來說,集體成員之間應該相互親近與團結,即集體內部的團結合作,其次即是在小集體分散化管理的基礎上建立競爭規則,讓學生能夠以小集體為單位,不知不覺做出有關自己人生的積極改變。例如輔導員可以建立一個排名競爭規則,首先每個小組的起始分都是0,每一周一小結、每一月一大結、一學期一總結,即如果學生們在一周之內做出了某一方面的貢獻,如在課堂上受到輔導員的表揚、獲得某一方面的獎項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加分的依據,而每一月、每一學期的總結也都是如此,即記錄下學生們的成就與成績,讓學生能夠通過看總結發現自己的進步與改變,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為班集體做出貢獻。對學生實施集體管理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競爭的壓力,但是又不會因為過大的競爭力而不適,而是會在相互競爭的過程中相互鼓勵,讓自己所處的小集體得分更多,從而造就一個更好的小集體,而當小集體十分優秀時,內部的學生們也自然而然的相對于沒有集體競爭化管理的學生更加優秀。在對學生實施集體競爭化管理時,輔導員要注意觀察學生們的表現,以讓學生相互之間受到的是積極影響,而不是惡性競爭。競爭與合作是集體管理的關鍵,學生在這個管理過程中能夠深刻地明白兩者的重要性,那么最終能夠起到的管理作用就將遠遠大于對學生的強制性管理。
為了保證班級管理真實有效,高職輔導員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調查,以更好的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班級滿意程度,然后進行班級管理方法的適當改變與調整。當輔導員十分清楚學生們的需求時,那么即可證明輔導員的班級管理做得十分到位,而如果輔導員根本不了解學生的需求,那么自然班級管理就不佳。那么輔導員應該如何來了解學生對班級管理的滿意程度呢?其中直接找學生交流的方式是最方便的,但最有效的則是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學生的了解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可以更好的給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平臺,他們也會感到相對的輕松。對于班級管理滿意程度的調查方法還有很多,因此高職輔導員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喜好與表達方式。除此之外,讓學生決定相關的調查方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需要注意最關鍵的地方是需要輔導員能夠從中找到班級管理需要調整的地方,以讓班級管理越來越合理。
高職輔導員班級管理辦法還有很多,但是想要讓班級管理辦法能夠對班級有用,那么最關鍵的還是能夠對班級“對癥下藥”,即有針對性的去管理班級。最后為了讓班級管理辦法越來越多,也為了更多的高職輔導員能夠重視班級管理辦法,還需要已經具備此種思想的輔導員相互傳遞信念,以讓更多的輔導員參與其中。一個成功的班級管理能夠給班集體中的每一個人帶來好處,學生相互學習、熱愛集體、尊重輔導員,希望這樣美好的班級能夠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