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珍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車頭鎮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2100)
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對提高學生閱讀思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創建高效的語文閱讀課堂,要特別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本文就如何創建高效閱讀課堂提出以下見解。
閱讀教學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學習到一些好詞好句,從而活學活用到寫作中。與此同時,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感受到文學藝術的魅力,在學習語文課文的時候,可以在早期閱讀到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可是在閱讀完成以后也能夠理解故事所蘊含的意義。因此,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擴寬自己的視野,提升自身的素養,形成良好的品質。除此之外,開設高效的閱讀課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與理解能力,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讓學生進行段落劃分,并且歸納段落的意義,學生在進行段落劃分的時候要注意分層,把重要的部分總結出來,概括內容的同時要考慮段落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課文的內部聯系有準確的認識,也能夠深化對課文的理解,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木蘭從軍》這篇古文的過程中,老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段落指導教學,鼓勵學生先自己默讀課文,思考文章中的大概內容,并且將故事進行段落的劃分。學生通過閱讀,發現文章講述了四個部分,并且按照故事的完整度把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老師在學生分好段之后,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引導,并且讓學生通過簡短的話語表述每一段的意思。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找到段落中的關鍵詞,并且進行概括。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并且在老師科學系統的指導下,了解到故事的內在含義,并且總結出每個段落的真正含義,文章開篇即寫木蘭是古代英雄。寥寥幾筆活化了人物,為日后成為“將軍”打下伏筆。接著又以較多筆墨寫了木蘭從軍的原因,她想到了父親“年老多病”,弟弟“年幼”,這是她對親人的愛。“為了國家應該去打仗”則又反映了她對祖國的愛。這些是木蘭這個人物身上最為閃光的優秀品質。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才有日后戰場上的勇武、威猛,屢建戰功。而最后一段中的“驚呆了”則急轉直下,原來“花將軍”卻是一位“年輕的姑娘”。在閱讀課堂上,學生能夠清楚的掌握文章的內在含義,達到教學目標。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要在教學的工作中擔當指導者,對學生開展方向性的指導,讓他們能夠掌握學習的正確方向,進而有效的節省時間,防止出現學習的誤區。老師的科學有效指導,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持高度的興趣,更好的進行閱讀學習。現在社會中,學生所接觸的事情比較多,視野也更加開闊,獲取知識的來源渠道也更加廣泛,所以作為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傳統的閱讀,購買閱讀輔導書,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學生的需要了,因此老師應該堅持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閱讀教學的方法。
小學生天生好動,愛表演,因此通過表演的方式更加有助于閱讀教學的開展。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表演,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以及對文章的了解程度。例如,在講解六年級上冊《祝你生日快樂》這一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以及自身對文章的理解,進行表演,這樣一來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也能夠準確的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僅僅以語文課堂為活動的時空界限,然而這樣的閱讀時空具有時間短暫、閱讀空間狹窄缺陷致使閱讀難以持續性、深入地進行。因此,教學要引導小學生樹立突破課堂閱讀的時空界限養成處處可以閱讀、時時可以閱讀的習慣,讓學生明白閱讀是沒有地域和時間限制的,只要有利于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都可以拿來進行閱讀。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先借助于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把《三國演義》中關鍵性人物諸葛亮的生平簡介給予簡述,但是對于諸葛亮生平中的豐功偉績要以圖片的形式給予全方位展示,就極大地吸引了小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這就為《草船借箭》的閱讀活動埋下了伏筆。而后教師以視頻的形式,把《草船借箭》的場景片段播放出來,這樣的教學場景就更加吸引學生的眼球,把學生閱讀的好奇心和興趣提升到了高潮,教師還沒有讓學生進行閱讀活動,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投入到教材中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創建這樣的閱讀教學場景不但最終實現了閱讀教學的目標,而且提升了學生語文閱讀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語文閱讀教學不能紙上談兵,要從實際行動著手,從一節課開始,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針對小學生群體,策略的選擇也要剛柔并濟,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切事物都處于變化之中,沒有什么是永恒不變的,教學更是如此,教師要擔任起教育的重擔,還需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確保最大程度的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言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