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照
(貴州省畢節梁才學校,貴州 畢節 551700)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從數學學科的本質角度來看,學生所應掌握的核心素養包括良學習興趣、探究能力、思維水平和應用能力等幾個方面,我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把握,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和研究。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其所要讓學生掌握的不僅是數學知識,還要讓他們從數學知識中去認識數學本質,形成數學思維,并學會用數學思維看世界。對于學生而言,想要讓他們的數學知識學習達到上述標準,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學生的興趣培養,因為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在數學課堂中,課堂導入主要負責學生的思維引導和興趣激發,為此教師必須要保證其設計與應用的有效性,促使學生可以借助課堂導入形成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空間幾何的三視圖和直觀圖》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導入,讓學生可以通過直觀、具體、形象的方式去觀察空間幾何的表現形式,并對其產生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的“三角板實驗”在課堂上予以表現,由此來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為提高他們的課堂學習主動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高中生而言,良好的數學知識探究能力是他們必須要掌握的數學核心素養,因為數學探究能力可以直接反映出他們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其能側面體現出學生的數學能力。當前教學模式下,高中數學較為側重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這對于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構建極為不利。在《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其強調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在這種教育發展需求下,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有效設計變得至關重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證所設計自主探究學習內容與學生學習能力的適配性,確保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并獲得數學知識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進行《集合》一課的教學中我就設計了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因為集合知識內容相對簡單,比較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義務教育階段的集合知識教育,讓學生具備了集合知識的基礎,這可以讓他們在探究學習中得到更多的支持,這也可以增大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成功率。
在數學核心素養當中,數學思維能力是非常基礎且關鍵的課堂教學內容,所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當前的高中數學知識來看,其雖側重知識教育,但每一個課的知識都融合了對數學思維進行培養內容,為了更好的將這些內容體現和應用出來,教師可以運用趣味課堂訓練的模式進行教學,我之所以強調要具有趣味性,是以為趣味性能夠保證學生優質的情感體驗,這可以讓他們保持學習積極性,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目標。例如在進行“用《幾何畫板》探究點的軌跡:圓”的實踐課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相關知識的研究和學習,讓他們通過實際訓練體驗去分析點運動軌跡的規律,在強化他們知識記憶的同時,實現對他們的數學思維培養。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學科,做好對其應用能力的培養,也是高中數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傳統教育模式下,高中數學作業多以解題為主,這不利于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升,同時也會影響核心素養培養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進行布置作業策略的改變。從數學學科的本質角度來看,設計實踐應用作業能夠在鞏固知識學習效果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應用水平,這對于高中數學素養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重要支持。例如在完成《隨機事件的概率》的學習后,我就為他們設計了拋硬幣的游戲作業,在該游戲中學生需要拋硬幣100次,并記錄下每一次的正反面,最后通過概率計算的方式,來完成對拋硬幣時,正反面出現的幾率,由此來增強學生對于概率知識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我還要求他們到生活中去尋找與概率有關的生活內容,并讓他們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概率的計算,讓學生可以在發現概率知識在生活中地位的同時,學會依靠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為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提升帶下基礎,也為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構建帶來支持。
綜上所述,做好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工作的研究,能夠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構建帶來支持與幫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其必須要在充分掌握高中數學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對數學學科本質內容的理解應用,讓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讓學生可以真正成為懂數學、愛數學、會數學的專業數學人才,為他們以后的數學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