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琛1 楊婷薇2
(1.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微觀。云南大學共青團青年教師聯系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青教中心”)自成立以來便緊緊圍繞“促進青年教師密切聯系學生,教學相長、共同提高”來開展各項工作和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地增強青年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青教開展的相關工作在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反思總結青教中心以往開展的各項工作,不斷優化各項活動,加強自身建設并尋找有效路徑是青教中心成長的著力點,同時也是繼續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工作的重心和突破點。
2.中觀。青教中心的工作是對校團委及各級院團委工作的補充,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相關活動。但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需多方同時發力,青教中心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需要校團委其他職能部門、各院團委及各類學生組織的密切配合。青教中心工作的效果如何與其他部門的配合和支持息息相關,因此青教中心要加強與校團委其他職能部門、各院團委及各類學生組織的溝通與聯絡,各部門也應積極配合、支持青教中心的工作。
3.宏觀。青教中心的發展正處在云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點節點上,一流大學需要一流的青年師生隊伍,而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增強對青年師生的共同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青教中心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青年師生雙方在適宜的互動交流中各有所得,共同進步,攜手成長,從而助力世界一流的青年師生隊伍建設,助力云南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建設世界一流青年師生隊伍需要多方努力和多方支持,青教作為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促進青年師生教學相長的發力者,必然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宏觀調控。
目前云大青教中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服務青年教師,為了更好地服務青年教師,首先應該對每一位青年教師有著深刻的了解,了解每一位青年教師的個人成長檔案,對青年教師的特長、技能、經歷、研究領域進行歸檔整理,深挖青年教師真正需求,熟悉每一位青年教師才能更好地服務青年教師。
服務青年教師并不意味著加強青年師生交流不是青教中心的主要工作,相反,服務青年教師正是為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打基礎。首先做好青年教師的服務工作,繼而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是青教中心在工作中發現的重要規律。熟悉青年教師特長、個人技能、研究領域,建立青年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可以更好地保證青教中心能在校團委開展的各類活動、舉辦的各類競賽中精準地找到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青年教師。在這些青年教師以青教中心為媒介與學生進行的互動交流中,青年教師和學生交流的障礙大大減少,青年師生雙方將會從互動交流中最大程度地獲益。
青年教師和學生是比較活躍的年輕人群體,他們對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的更新較為敏感,在互聯網和手機以及各種媒體平臺迅速發展的影響下,他們思考世界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觀點、對待事情的態度都在時刻地發生轉變。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定期開展常態化調研,不斷了解青年師生新需求,對調研結果進行分析,從而掌握青年師生需求變化趨勢。同樣,也可以借助微信平臺深入挖掘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訴求,在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訴求出現轉變的過程中,青年師生對互動交流環境、媒介、頻率等的需求以及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特點都在不斷更新、變化,如線上分享逐漸超越線下交流,逐步成為青年師生青睞的主要交流方式;青年師生互動交流出現了即時性、短時性、內容碎片性和多元性等新的特點。
面對青年師生互動交流出現的這些變化,必須不斷開展青年師生互動交流調研,使青年師生互動交流訴求調研常態化,持續發現云大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新的規律,更精準地把握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新的特點,更準確地了解青年師生在互動交流中的各方面需求,有助于及時地更新為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所開展的活動,確保青教中心在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方面的實效性發揮。
青教中心要通過上述建立的教師檔案,與定期的需求調研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找出青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契合點,從興趣愛好、研究領域、個人經歷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互聯網時代特色,充分利用微信等信息平臺,以溝通為契合點,架起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橋梁,增加更多青年師生課外交流渠道。青年教師的年齡與學生相近,在興趣愛好上與學生有很多的共同點,三觀也十分相似,易于融入學生群體之中。同時青年教師基本都剛步入工作崗位不久,科研力量有限,也有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需求。因此青教中心要找準服務青年教師和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契合點,使青教中心服務青年教師和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兩大功能同時發揮作用,讓青教中心的資源能夠最大程度地得到利用,從而產生“1+1>2”的效果,這才是青教中心開展所有工作的出發點。青教中心圍繞服務青年教師與加強師生互動交流的契合點開展工作,將會使青教中心發揮自身實效性的周期縮短,同時也將省去許多人力物力,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
“青椒閱時空”主題讀書會作為青教中心目前唯一一個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品牌活動,在很多方面體現了青教的品牌特色。讀書會的參與者均為青年師生,讀書會的主題和閱讀書目均與青年師生相關,如主題“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閱讀書目《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等。青教中心要發揮平臺的優勢,針對深挖出來的青年教師和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需求信息,繼續打造具有青教特色、貼近青年師生互動交流需求、同時發揮服務青年教師和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雙重作用的品牌活動。
在現有活動品牌化的基礎上,積極創新組織活動載體,拓展組織活動內容,豐富組織活動形式,從而提升對青年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吸引力,增加青年師生參與的積極性。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師生關系的特點,增加移動終端課外交互學習路徑,如移動學習,增加微信平臺新功能等。例如,在讀書會的基礎上,通過擴展分享會的內容和受眾群體,開展師生經驗分享會,青年教師的年齡與學生相近,易于融入學生群體之中的優勢,通過分析自身學習、工作經歷,更能夠引起師生之間共鳴,從而拉近師生距離。
青教中心必須要整合更多的資源來對有需求的青年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并邀請專家學者、名師教授為青年教師作輔導,定期開辦經驗分享會、技能提升課等,從而使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教學能力、業務能力以及其他技能得到不斷提升。只有青年教師自身足夠優秀,才能獲得學生的肯定和信任,才能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有話可說”,讓同學們學有所得,促進教學相長。
可每月為青年教師開展一期培訓會,培訓內容主題可以通過對云大青年教師個人檔案的內容分析,找出青年教師們最感興趣的主題,還可以從常態化調研中聚類分析發掘主題,通過微信平臺進行投票也可以選出相應主題。培訓老師可以是云大青年教師群體中擁有某項技能特長的老師,也可以是外聘老師。在組織每一期培訓的同時為所有參與培訓的老師和學員建立單獨的微信群,方便培訓內容的通知和培訓后的交流溝通,方便青年教師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打造彼此溝通的空間,滿足青年教師的社交需求。待培訓結束后,根據學員青椒的技能掌握情況,及時更新其個人檔案,以便后期繼續開發其已有技能。
工作和管理制度是青教中心順利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是青教中心組織建設的基礎,也是青教中心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建立健全青教中心工作和管理制度,要從青教中心的實際情況出發,既要工作人員根據工作制度能夠順利、規范地完成工作,也要保證工作人員得到鼓勵和提升。必須將開展工作和制度建設同時進行,在開展工作中完善制度,用完善的制度來保證工作的順利推進。
在具體制度方面,要進一步明確組織分工和崗位職責,建立完整的組織架構,形成明確的獎懲制度,要堅持兩周一次的例會制度,對舉辦過的活動進行歸類存檔。
以云大青教中心為平臺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不僅需要注重實踐,也要深入開展更多的理論研究為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提供理論指導。云大青教中心的工作人員要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停地進行反思總結,進行階段性的理論研究,為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提供理論基礎。同時關注高校師生關系和青年教師聯系服務中心的云大學者們也要加強相關方面的理論研究,為青教中心開展工作提高有效的理論指導。

如圖1所示,課題組在分析云大青教中心現有的服務和工作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提升路徑。以深挖青年教師需求為切入點,建立青年教師個人檔案,通過分析青年教師的需求,找到服務青年教師與加強青年師生互動交流的契合點。也就是找到青年教師的特質與學生需求相契合的部分,找到青年師生都感興趣、具有操作性、能切實起到教育作用的契合點,從契合點出發,來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動。同時通過需求調研的定期化常態化開展,不斷收集師生的最新需求,不斷尋找可開發的新契合點。針對青年教師群體的技能培訓活動使青年教師的技能進一步提升,并不斷掌握新的技能,不斷進步,同時將青年教師的這些改變及時更新到其個人檔案里,以便于不斷分析完善云大青教中心的服務和活動開展。在以上這一系列基本思路的建設下,不斷完善云大青教中心的制度建設和微信平臺的建設,讓云大青教中心不斷發展,助力云南大學一流青年師生隊伍建設,助力云南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