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菊
(綿陽市安州區七一實驗小學,四川 綿陽 621000)
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已經成為了當代教育的主流趨勢。多媒體集動畫和聲音為一體,將事物直觀的表現出來,將知識化靜為動,化難為簡,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符合現代教學理念的需求,教師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讓小學語文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探索和總結,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生動形象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才會更有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對語文課堂教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蘊含的知識點比較豐富,比如課文中寫到了很多有關美景的課文,文中運用各種修辭手法描繪了美麗的自然風光。但是教師單憑口頭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無法深刻的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則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課文中描繪的場景用直觀的圖片或者視頻表現出來,刺激學生們的各項感官,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新穎的教學方式更能提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有效的豐富了語文教學內容,這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相符合的。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要引導者,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較少,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這樣的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發展。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很好的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有效的拓寬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比如在s版小學語文《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首先放一段錄像,小蝌蚪搖著尾巴在池塘里游泳,不一會一只青蛙跳過來和小蝌蚪對望,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蝌蚪與青蛙認識嗎?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蝌蚪與青蛙的長相完全不相同,利用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師創設了問題情境,加強了與學生的交流,小學語文課堂更加活躍,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有更多的優勢。另外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學生的思維也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有效提升了學生提問水平以及質量。
小學階段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他們在學習過程會遇到很多問題,這給教師的教學也帶來了難度,因此怎樣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學重難點,提升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是教師應該積極探討的話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轉化成具體的畫面,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促使學生更深刻的感受語文文化。比如在小s版學語文《小貓刮胡子》這一內容的教學中,學生對小貓胡子的作用并不了解,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只小貓正在抓老鼠,突然這只老鼠鉆進了洞里,小貓也跟著鉆了進去,這時小貓的胡子剛好被洞壁碰著,小貓知道不能往里面鉆了,于是灰心的退了出來。利用這一視頻,學生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小貓胡子的作用。課文的文字敘述和講解也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幫助學生解決了教學重難點,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網絡信息技術是非常全面的,它涉及的內容非常豐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積累教學資源,讓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更全面。比如在小學語文《桂林山水》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從網上查閱有關桂林山水的資料,下載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對桂林有一定的認識,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開展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們在小組內相互分享學習資料,這不僅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實現了知識的互補,更有效的提升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靈活的運用信息技術,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這與現代教學理念是相符合的。教師要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新的形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