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衡陽市實驗小學,湖南 衡陽 421000)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信任你,因為你是教師、導師和人性的榜樣。你必須嚴格地、堅決地關心兒童,毫不妥協地反對我們的教育工作中那種對兒童漠不關心、冷酷無情的現象。”在小學階段,學生具有向師性,其對某一學科的興趣常常取決于對這一學科教師的喜愛程度。小學語文教育應當脫離傳統教育的桎梏,增強語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因為怕回答錯誤被教師批評或被同學取笑,通常會表現的過于緊張,甚至有些學生放棄回答。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應當改進提問的方式和提問的內容,以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講解《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小興安嶺的地理位置,通過地理位置推測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差異,理解作者分段寫作的意圖。在講解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最能代表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詞語,學生通過認真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每一段文章的理解,概括出每段的大意,并且匹配上最恰當的詞匯。接下來,針對文章中景物的細致描寫,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現小興安嶺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不同景色,接下來,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大家觀看過視頻之后,對文中的“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這句話中“抽出”一詞有什么理解?為什么不用長出?通過視頻的直觀性展示,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樹木在風中擺動新枝,“抽出”一詞更具有動態性,用這一詞匯描寫更加生動,也不會與后面的“長出”相重復。這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師生交流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主探究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接受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通過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訴求,通過聽取學生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師生間的交流應當是雙向的,提問的主體也不僅僅是教師,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一旦不能被滿足,將會嚴重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當積極展開討論,讓學生間的思維進行碰撞,產生火花,并及時發現討論中呈現的學習問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獨坐敬亭山》時,教師可以將李白獨自坐在敬亭山上的所見之景制作成簡單的動畫展示給學生看,并且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李白,獨自坐在深山之上,看到鳥兒高飛,白云也越飄越遠,與你陪伴的,只有這敬亭山,此時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在討論中熱情高漲,積極主動地發言,并且提出新穎的觀點。接下來,教師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學生代表小組進行發言,總結小組成員的觀點。教師在學生進行討論時要注意把控討論節奏,保證每個學生都在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掌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疏漏之處。最后,教師要綜合評價每個小組的表現,針對共性問題進行詳細講解。通過討論的方式可以增強師生以及生生間的互動,引導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學絕不僅限于課本知識,教師應當挖掘課外語文素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例如在古典名著《西游記》的講解上,教師可以先提出觀點:“豬八戒待人和善,脾氣好,人緣好。而孫悟空脾氣暴躁,狂妄自大,豬八戒更厲害,你們覺得呢?”在新穎的話題和脫離常規的見解下,學生會回憶《西游記》中的故事情節,通過故事情節來概括豬八戒與孫悟空的性格特點。接下來,教師可以以“在《西游記中》,孫悟空和豬八戒誰更厲害”為辯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比賽。通過辯論,引發學生對“能力”真正含義的思考,同時也啟發學生在注重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道德品質的發展。這樣創新性的辯題能夠引發學生對于古典名著的閱讀興趣,同時對比名著的創作背景以及現實社會的區別,提出創新的辯論角度,發散學生的思維。師生互動的活動還有很多,例如分角色扮演、師生角色互換等,這些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師生關系延伸至課堂以外,真正地實現“愛滿天下”。
“師生對話”的教學方式是師生平等的重要體現。教師要時刻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和教學活動進行師生間雙向的交流,營造平等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