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衛平 李秀麗
(安陽縣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河南 安陽 455000)
針對數學文化的理解,可謂是百家爭鳴,見仁見智。但是普遍的一種看法就是,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一種難以琢磨的東西,沒有固定的形狀,就像空氣一樣,除了不能放到手里,它無處不在。數學文化不僅涵蓋了基本的數學知識,還包含了數學的發展歷史、數學方法、數學美、數學典故、數學作文、數學游戲等很多內容。而數學文化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教學價值、美學價值。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發展規律的科學,它研究數學概念、方法、和數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同時也研究與之相關的社會、政治、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系。正是由于數學史的這些研究范圍決定了數學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價值。通過介紹數學史滲透數學文化可以從以下3個途徑進行。
以數學史導入新課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數學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
寫在書本上的數學公式、定理、理論都是前人苦心鉆研,經過無數次的探索、挫折和失敗才形成的。當講解這些公式、定理等時如能適時地講出它的歷史背景,讓學生把握數學的源與流,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使學生體會到一種活的、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而不是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當然,這樣做肯定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適當地穿插數學史的故事,這個不一定要局限于數學家。事實上,歷史上那些并非數學家的名人學習和鉆研數學的故事對學生,特別是對那些不喜歡數學的學生,同樣能產生一定的作用。要重點介紹他們遭遇挫折或失敗的經歷,介紹他們通過不懈地努力最終取得的成功,讓學生學習這些人刻苦鉆研、勇攀高峰的勇氣和毅力,學習他們的偉大精神。
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滲透數學文化,可以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一些數學史的閱讀材料或數學史問題,讓學生通過進圖書館、上網等方式查閱資料,獲取數學史料,了解數學文化,解決數學史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就某個專題通過網絡搜集、查找、閱讀資料文獻,編寫一些形式內容豐富多樣的科普論文,研究數學文化,體會數學文化。這些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以及數學觀念,感悟數學的文化價值。
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無處不用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了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從而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社會生產與文化層面上的應用,而且要讓學生看到社會文化對數學教學的影響。這樣,學生就能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認識世界,從而改變思維方式。例如,我們常見的彩票中獎概率、生活中的黃金分割;數學在物理學與天文學中的應用,如,海王星的發現過程、哈雷慧星運行軌道的計算。不僅如此,數學在文學中也有重要的應用。例如,在講“統計與概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推斷某文學作品作者的語言風格。數學在經濟學領域中的應用更加廣泛,例如,股市行情分析、商品商標的設計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無不在展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學科,教學實踐證明,適當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開展調查、閱讀等實踐活動,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資料,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行為規范等得到改變,例如,在講“統計與概率”時,教師可以開展“熱愛環境”的實踐活動,如,讓學生統計家中一天扔掉多少塑料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袋現象比比皆是,而塑料是一種不易分解的物質,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這樣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從而自覺抵抗使用塑料袋。
在基礎教育改革深入開展的今天,數學學科的任務不再是單純完成數學知識的傳承,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一種思維活動,它還是對數學問題的本質認識,相比較而言,數學思想的應用具有廣泛性、深刻性等特征,它必須受到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都較為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忽視學生數學思想的領悟狀況,導致學生的數學素養低下,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學習深奧的數學知識,更會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階段設計的數學思想大致為數形結合、化歸、特殊與一般等.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要認真分析教材,課堂上抓住機遇,滲透數學文化,引導學生認識、感悟、掌握數學思想,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