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愛
(河北省館陶縣王橋實驗小學,河北 邯鄲 057750)
情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景象、場景和環境;另一層含義是指人物、情節,以及由場景、景象所喚起的人的情緒和內心境界。情境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或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可適用于教字母、單詞、詞組、句型、對話、課文等。實物、圖片、幻燈、錄像、多媒體、表演等可以作為情境教學的手段。情境的種類很多,根據現代教育技術信息化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我對以下幾種情境的創設進行了一些研究:
實驗心理學家特瑞切爾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的聽老師講要強得多。
我在教學字母時,從音形兩方面入手,用MCAI(即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將原來枯燥的字母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如借助畫圖工具和Authorware中顯示圖標的出現方式來教學字母“D d”的筆畫和筆順。電腦邊寫邊播放已經錄好的兒歌:“我是一個小弟弟,右邊有個圓肚皮。肚皮圓圓飛上天,忽然一頭栽到地。”這樣化靜為動,學生的視聽覺同時并用,所以對字母音形記憶較好。當然也可以運用Flash制作“光點移動”來進行教學。
在單詞教學過程中,我結合生詞創設情境,結合情境教學生詞。如教學“fish”時,我用動畫制作軟件Animator和Cool3D制作了一段動畫。電腦先出示一條魚,然后擺擺尾巴。伴隨著音樂節奏的每一擺動就會從遠處翻滾過來一個字母,讓它擺上四次,從而清楚地出現“fish”,并出現一次童聲:“My name is fish”。加用蒙太奇的手法多次出現魚和fish,并多次范讀[fi∫],學生跟讀。這樣學生不但清楚地感覺到了“fish”與魚的關系,而且學會了"fish"的發音。可以說MCAI創設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既省時又省力。
語言情境,簡稱語境,指語言使用的具體環境。這種方法主要幫助學生了解詞語的語用意義。詞義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詞用在不同的語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意思。例如:“in”一詞,在“The ruler is in the pencil-box.”中做“在…里面”講,在“What’s this in English?”中做“用…方式表示”;在“Don’t read in bed!”和“How many birds are there in the tree ?”中做“在…上”解釋。
通常一個詞的語用意義可能有很多,而且與說話人、聽話人、當時的氣氛、情感、場合等隨機因素相聯系,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困難。語用意義的快速有效的分辨最主要是依賴于平時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而隨機因素給理解帶來的障礙卻是能夠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得以解決。截取語意發生的片段或是重現片段,并放置在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庫中,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某些典型的語用意義,而且形象生動,方便記憶。
聯想情境,就是學完一個知識點后,促使學生發揮想象力和發散思維,把與此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以便他們擴大知識面并把所學知識系統化。例如,在一年級教材“UNIT 9 WE LIKE ANIMALS”的日常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編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我的例句是:Who has a long neck,the giraffe or the bear?同學們編出了:(1)Who has short legs,the duck or the cow?(2)Who has a long nose,the elephant or the tiger?(3)Who has long ears,the rabbit or the cat?……學生戴著動物頭飾饒有興趣地用英語進行問答并配以相應的動作及動物叫聲,忙的不亦樂乎。還有的同學編出了對話:A:How are you?B:Fine,thank you,and you?A:I’m fine,too.B:Let’s play game,OK?A:OK.同學們既記住了動物名稱,又復習了一些身體器官名稱,鞏固了舊句型,還記住了超出教材深度的問句。
推理是思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最適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就是歸納推理。所謂歸納情境就是創設個案情境,讓學生自己去進行觀察、推理出其中的普遍規律。具體到英語教學中,就是不直接告訴學生詞或詞組的含義,而是利用其它的輔助手段,如多媒體或網絡課件,提供學生熟悉的環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努力作出歸納總結,完成知識的建構。在學習“play”這個詞時,就可以提供以下例句和相應的場景:
(1)Let’s play a game.
(2)They’re playing football.
(3)Don’t play basketball.It’s time to have our class.
(4)Jane likes playing a violin.
學生通過看以上的例句和場景可知句1)中的“play”是動詞“做,玩”的意思;2)、3)中的“play”后面可以跟球類運動,是動詞“踢、打”的意思。4)中的“play”和“a+樂器”,構成“演奏”的意思。通過這些學生憑自己經驗和實踐總結出來的知識,他們不容易忘記,而且成就感也讓他們有了更大的學習興趣。
通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關于情境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我認為總體來講情境教學有如下優勢: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發現能力、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使小學生向著形成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方向發展。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靈感,充分發揮學生的“探尋者”的主體地位。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形成求實科學的學習態度。
4.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由原來的教師講學生聽,改變為共同探究,保證了學生愉快、活潑的學習,有效的帶動課堂教學改革。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創造一個短暫的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是很必要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中國學生對英語語言和異國文化的陌生感,拉近學生與英語的距離,從而培養學生用英語的習慣。情境的種類很多,創設多種情境的教學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另外,我認為作為一名面向更加現代化未來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善于創設情境,還要努力學習國外先進的外語教學教法理論,并在教學實踐中勇于實踐新的現代英語教法,從而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技能、技巧,引導小學生從實用的角度學習并切實掌握外語,為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建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