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娟 齊琳
(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口譯是全方位地考察人的綜合素質(zhì)的工作,一錘定音,單槍匹馬,無人可以依賴,只能靠自己,所以必須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zhì),自信,情緒穩(wěn)定,注意力高度集中。另外,筆者認為,在個性與人品方面應該積極、樂觀、開朗、正直、誠實、負責。消極、固執(zhí)、馬虎、懶散、依賴、不關心他人、缺乏臨機應變、缺乏忍耐和體力的人都是不行的。在能力上,需要精通兩門語言。包括理解、編輯、表達、表現(xiàn)、想像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還需要具有與周圍保持一致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除此之外,應遵守規(guī)則,滿足客戶的要求。注重禮節(jié),著裝整潔,待人接物恰當而有分寸,并遵守必要時的守秘義務等等。另外,作為翻譯還應當注意事前收集資料、數(shù)據(jù),積累背景知識,盡量與言者多聯(lián)系、多交流,盡可能了解其講話內(nèi)容。盡量與言者保持一致的步調(diào)、速度。聲音的大小、適當?shù)耐nD,正確、清晰的發(fā)音,適量的嗓音也很重要。在翻譯時不能自作聰明,任意解釋講話人的意義。翻譯應該像是空氣一樣的存在,雖不可缺少,但不能喧賓奪主。而且,翻譯是一種需要特殊專長的服務行業(yè),譯員應該細心照顧到賓主各方的情況,更好地疏通雙方的意思。
口譯的過程包括理解、記憶、表達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理解環(huán)節(jié)上所遇到的主要障礙是聽力較弱以及對文化差異缺乏足夠的敏感;記憶環(huán)節(jié)上的主要障礙是不會將意義同語言分離以及過分依賴筆記;表達環(huán)節(jié)上最主要的癥結則是機械的逐字對譯。學生的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合理的口譯理解、記憶和表達訓練得到解決。
跟讀是連續(xù)跟讀,在課堂上,我們聽完一句后就緊跟著讀出來。在很多領導人會晤時,高級翻譯都是中方領導的話音剛完,他的翻譯也結束了,或者外方領導的話音剛完,他的中文翻譯也結束,跟讀訓練也為練就強大的韓語聽力打基礎。跟讀時耳朵、嘴巴和大腦要一起派上用場,耳朵聽、嘴巴說、腦子記。這是需要精神非常集中的一種練習,也是提高語速、提高理解速度、修改語音語調(diào)的最好方法。在高語速條件下,邊跟讀邊完全理解語義是有相當難度的,但這種訓練能為口譯打下扎實的基礎。剛開始跟讀時可以從他說的時候就跟著讀,時間久了,可以稍等片刻再跟著讀。剛開始跟讀各種新聞、談話節(jié)目、研討會、音樂體育節(jié)目、演講等都是上好材料。另外,還可增加一些“干擾性”練習,譬如一邊聽、一邊寫些不相關的內(nèi)容,如數(shù)字、人名等,分散使用注意力,那樣效果會更好。
視譯的過程是在一定的情景設置下,通常以無字幕的視頻效果呈現(xiàn)。就訓練學生的能力而言,在此階段應該以快、準、精為終極目標。在課堂上,將長視頻分節(jié)分段或是以一句話一句話的形式隔開,找學生即時口譯,然后另一位學生復述上一位學生所說的話,點評糾錯后說出自己的想法與翻譯,大家一起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以此類推,一個接一個學生復述點評翻譯,最后得出該情景下師生共同認為最恰當合適的翻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聽到前一個學生的翻譯迅速記筆記,復述出來,然后點評的過程中,學生會動腦思考對方的不足和自己認為更合適的翻譯,有條理地表達出來。長時間訓練后,學生的翻譯水平和表達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
跟讀訓練為視譯訓練奠定了基礎,通過跟讀訓練練習語速語調(diào)發(fā)音等基礎問題,再通過視譯訓練進一步強化翻譯水平。這樣對口譯有很大的幫助。
聽譯較之視譯來講,對譯員各方面需具備的要求也更高。在連續(xù)傳譯中,有時講話人會一口氣講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才停下來要翻譯進行傳譯,按正常說話速度為每分鐘120至220個字計算,口譯內(nèi)容可達到一兩千字;再加上復雜的語法結構、生僻的專業(yè)術語等等信息,有時會超出人腦的短時記憶負荷,而筆記則可以成為譯員記憶和表達的好幫手。故在進行聽譯訓練時筆記訓練也應同時跟進,二者相輔相成。需強調(diào)的是聽譯訓練的音頻的選擇除課本配套的資料外,更應本著多樣化的原則,廣泛地選擇使用。新聞報道外,如訪談節(jié)目,綜藝節(jié)目,紀錄片都可以成為很好的聽譯素材,在正式聽譯錄音前需要確定范圍領域,進行背景資料的搜集整理,聽譯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單詞、語法和經(jīng)典句子要顧及到,這樣在聽譯過程中會更加迅速地融入進去。結束后,分析自己的錄音較之原語的語音、語調(diào)、語速是否相符,內(nèi)容是否準確傳達等,進行總結反思。
課堂的視譯聽譯過程訓練在初期可以分開小節(jié),逐句或逐段進行。后期熟練后,模擬同聲傳譯翻譯現(xiàn)場,并將翻譯錄音保存。這樣學生可以聽到自己當時的口譯音頻,通過反復確認,對于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可以能動性地去掌握、分析及反思。首先,將自己的翻譯原文寫下來,找出不合適、不正確或贅余的部分做出特殊標記,建議不同類型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標記方法,這樣可以從總體上總結出自己常出錯的部分并加以強調(diào),以后重點注意。在總結文的寫作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問題如:長句和短句的使用。譯員在口譯過程中,根據(jù)聽到的原文順序,不斷地將句子分成若干個意群,再利用連接詞,對其進行增減、重組,進而譯出完整連貫的意思。學生在口譯過程中或者由于緊張的心理常常在長短句的使用中出現(xiàn)問題,出現(xiàn)需要分開說更自然時仍執(zhí)著于語法連接詞連接起來的情況,或者現(xiàn)場大腦一片空白生硬地將一句完整的話斷開的問題也屢見不鮮。堅持寫總結反思報告,則有利于自然而然地解決此類問題,熟而生巧。
口譯課應注重口譯技巧的訓練,以提高語言水平以及綜合應用能力,這樣才不至使教學內(nèi)容僅停留在翻譯結果的分析評判上,而是能使學生最終掌握連續(xù)傳譯的技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接受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