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蘭 賈建存
(河北省邢臺市馬路街小學,河北 邢臺 054000)
低中年級的學生想象力比較豐富,教師可以充分借助語文教材中的知識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將語文教學與想象力的培養相結合,達到既能培養學生想象力,又能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本文主要談談如何在低中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象,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小動物快樂玩耍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畫家”?它們會畫些什么?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學《從現在開始》時,針對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分別做大王時的三幅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插圖想象貓頭鷹下令后大家怎樣議論紛紛,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樣辛苦的練習跳躍,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樣歡呼雀躍;教學《可貴的沉默》時,根據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教室里孩子們的神態、心理活動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華格納說:“虎頭鉗的發明能夠使大拇指變得強健有力;鐵錘的發明更是使拳頭和手臂的肌肉異常發達,所有這些都是拜想象力所恩賜。”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更新和升級。由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外面事物也產生了比較強的好奇心。在對學生想象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展開聯想。對寫作方法進行重點記錄的情況下,讓學生對語文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在愛上寫作的情況下,能寫出更加優秀的文章。在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的情況下,會展現出文章寫作的獨特個性。比如,針對人物文章寫作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出發,找出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人物[2]。這樣,學生在回憶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也會展現出自身的不同。
學生想象能力和自由思維聯系相對緊密,將想象力進行培養時,對自由思維進行培養也非常關鍵。所謂自由思維,其不是指要學生將人物以及事物進行不合實際的想象,而需要建設于現實性意義上,將事物實行合理想象以及擴展,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想象力。教師在進行自由思維培養時,需要在下面幾個點上進行:一是指導學生使用比喻的方式,在其中需要注意本體與喻體之間的差距。而是用擬人的方式,將把事物和景物當成人物來寫。如將和煦的春風當成母親的撫摸,將漂亮的花朵寫成站在草叢中的小仙女等等。使用這種兩種方式能夠擴展學生的自由性思維。
小學語文課文中經常有“空白”的地方,許多作者并沒有將文章中的一些情感比較明確地表達出來。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空白”進行詳細補寫,從而為作者的“空白”填補上豐滿的色彩。
比如,教學《坐井觀天》這一節內容時,文章的結尾是這樣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那么,青蛙是不是聽從了小鳥的建議跳出了井口呢?跳出井口的它會看見哪些景象呢?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并沒有把相應的結尾給學生呈現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想象。設想一下如果青蛙跳了出來,是否會看見更加廣闊的天空?這對它未來的生活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如此一來,由學生自己對文章的結尾進行想象,則能夠給文章增加很多色彩,且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寫作課程是小學語文另一個重要構成,是檢驗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重要渠道,學生通過前期對于字詞的掌握以及長時間以來理解能力與思辨能力的不斷訓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書面寫作能力,因此可以通過寫作教學,在教授學生寫作技能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通過想象,找到更多的寫作新思維和新角度,開拓學生寫作新視角。寫作教學在培養學生想象力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故事的續編、改寫、擴寫等方式來實現。比如,老師為學生提供一個故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對故事進行擴寫,在豐富故事情節的基礎上不脫離故事想要傳達的思想主張。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對故事進行改寫,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內心期望,通過合理想象將自己認為原故事中不符合自己內心想法的情節進行改寫。通過這種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使自己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訓練中得到質的升華。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要有訓練的目的性和科學性,因為想象絕非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必須避免脫離教學實際和作品主旨的想象,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體驗生活,培養學生美好的情趣,培養豐富而敏銳的想象力,做到“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