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仕菊
(四川省廣元市元壩中學,四川 廣元 628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許多教育觀念在不斷更新,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的話,那么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所以只有我們教師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教學方法,汲取現代教學和傳統教學中的積極元素,并且因地制宜,制定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使自己與這個時代相適應,我們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拋下。生物是個有趣的學科,我們今天就來談一下如何在高中階段把生物學科的知識內容教授給學生并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
我們教師應該根據生物的學科特征來選擇自己的教學方式,不然生搬硬套帶來的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材具有以下幾點特征:1.教材著重于對科學發展史的介紹。2.突出反映了社會發展中生物科學發展的新技術,新成就。3.知識描述比舊教材更加準確和完美。4.重視生物科學與生產、生活實踐的聯系,注重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仔細分析生物這門課程的特點,以此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特征和生物學科的學科特征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比如給學生看一些細胞分解過程的視頻、動物遷移的視頻等等,先讓學生產生對生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么后續的教學才能夠繼續進行。
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好一門課程的基礎。我們這里所說的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包括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上課坐好、積極發言等等一般的形式,還包括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自主探究問題的思想與能力,也包括了教會學生認真聽取教師和同學的意見,學會合作學習等等。當然,我們都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教師應該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悉心教導,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教會學生學會與他人交流想法,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學會探究問題等等。
學生正確理解一門課的框架結構和理論基礎知識是學習好這門課程的基礎條件。只有正確掌握和理解了基礎的理論知識,學生才能繼續學習和探究更復雜的知識。所以我們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解,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在有些學生不理解一些知識的時候,我們教師應該給一定的時間讓他們消化一下。
在傳統教學中,過于強調了教師的主體作用,忽略了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教師從旁輔導,加以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性,說不定他們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同時,重視對學生的思維啟發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生物是一門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學科,它學習的本就是我們人體和自然中一切的組織結構原理等等。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多加入實際生活中的事例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多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也有利于讓學生理解到生活中處處有生物,生物中也處處體現著生活。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利的。
模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是常用的方法。同時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許多生物概念的講解和實驗的過程都需要運用建構模型的教學方法去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效地運用模型教學,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素養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那么,什么是生物模型呢?模型就是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利用研究得來的機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所創造出來的圖畫,是形象化了的自然現象。生物學是研究生物體的生命現象、活動規律的科學,其研究對象復雜,涉及因素較多。為了探究問題的本質,從復雜的現象中抽象出研究對象的簡化描述稱為生物模型。高中生物課程中的模型建構主要有以下幾種:天然模型、人工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模型教學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方法,掌握模型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科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對學生來說是大有益處的。
課堂上組織學生針對某個或某些問題進行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和同伴就某個知識點討論,會去思考這個東西是什么,為什么會這樣等種種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針對出現的不懂的問題會主動去尋求答案,可以是通過詢問教師的方式,也可以自己查閱資料等等。總而言之,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來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對學生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生物是一門理論性與實操性并存的學科。它探究自然,研究人體,而這些與我們人自身都息息相關。我們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教學來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也可以帶學生實地感受,讓抽象化的理論概念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形象化,幫助學生掌握和學會運用知識。
總而言之,生物不僅在學生高中學習階段占有重要地位,它在現實生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教師應該做的,就是盡全力幫助學生學習并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們教師所能運用的教學資源也越來越多,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在大數據化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正確選擇教學資源,不能誤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