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
(重慶市云陽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404500)
培養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就目前的中職美術教學現狀來說,教師們還是將教學停留在欣賞美術作品,開展美術創作的層面上,更深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美術內涵,藝術情趣的部分尚不完整。美術作為一門起自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的學科,必須要形成學生成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發現美、欣賞美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因此教師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將美術理論教學與美術實踐教學結合,帶領學生發現不一樣的美術世界。
每一門學科在與該學科特色對應的教學環境中才能夠產生最好的教學效果,就如同體育教學要在室外才容易激發起學生鍛煉的熱情一樣,教師只有構建了具備美術特色的課堂,形成了濃厚的美術教學氛圍才能更好地闡述美術知識,并將學生吸引到課堂學習中從而落實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策略。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先要做的就是打造具備美術教學特征的情境,為高效的教學展開設置合適的背景。
中職學校的美術教學情境應當具備什么樣的特征呢?由于中職學生的特殊性,他們常常難以在課堂上達到注意力的集中,且自律性和積極性較差,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時應當特別關注打造具備趣味性、簡潔性、實踐性和豐富性的教學情境,彌補中職學生學習素養上的不足。一方面,教師要將多媒體教學、課堂游戲、互動活動等形式加入到教學中,為學生打造具有新鮮感和趣味感的教學環境,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美術教學的多重刺激作用,例如形成聲、色、形、意一體的教學,打造實踐、理論結合的教學,幫助學生發現美術學習不一樣的魅力。
一個人能夠欣賞某一事物的魅力,其基礎在于對這一事物有正確而客觀的認識,并且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內涵與技術價值。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也是這樣。如果學生不能夠形成對美術的正確見解,不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又怎么會發現美術作品或者美術創作中的樂趣與魅力呢?因此一方面,教師要傳授學生基礎的美術知識,保證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常識、能力和素養,從而為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美術技巧的訓練。在鑒賞美術作品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作品對線條、色塊、光影的運用,體會作者這樣創作作品的意圖,充實學生的美術知識庫。在創作美術作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創作,將自己的想法用筆、顏料等工具表達出來,同時借助作品欣賞積累的經驗不斷調整完善自己的創作作品,在活用美術技能的基礎上獲得個人技巧的提升。同時教師還要主動點評學生的作品,或者開展學生之間的相互點評,推動美術交流活動的開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情趣和自我的藝術修養。
美術作品往往取材于生活實際,并深刻得反作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美術作品中反映出的美與丑、對與錯的概念正是對社會觀念的反饋或者糾正,因此美術教學回歸生活將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是教師必須要形成的一種教學風格,因此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中的資源、現象進行教學。教師要將學生感興趣且具備美術價值的內容結合到教學實際中,例如讓學生討論自己身上的衣服具有什么藝術特點,教師的布置是否具有藝術特色等。讓學生在思考這些常見的問題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審美走向,從而獲得審美情趣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與大自然親近和接觸中開展美術創作活動,或者鼓勵學生用身邊的材料裝扮教室、設計T恤等,盡可能將嚴肅的教學變得親切起來,落實學生的美術實踐行為,實現潛移默化間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標。
中職美術教學難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師刻板的教學方式和單一的教學內容。中職美術教師常常會因為不重視教學而難以形成創新教學的意識,使得教學的內容局限于教材和理論,學生難以獲得美術學習和創作的成就感。因此教師應當深入思考拓寬學生審美知識面的方法,幫助學生接觸更多的美術形式,獲得更加豐富的美術體驗。
一方面,在教材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加入其他多樣的內容,調劑教材教學的枯燥感和單調感。例如教師可以將個人講解與學生講解相結合,或者增加教材中沒有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收獲教材之外的學習愉悅感。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自主添加教學內容,例如增加校園寫生活動,開展美術館參觀活動等。或者在理論教學之外,引導學生開展更加多樣的美術創作活動例如泥塑、雕刻、剪紙等,豐富學生的美術見解,增加學生的藝術修養。借助這種方式,學生的眼光能夠落到更加廣闊的美術世界中,從而獲得審美知識面的不斷擴大。
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方法和正確的審美習慣。如果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完全依賴教師的影響力,而無法形成自主的審美判斷標準,那么學生將難以獲得個人的成長。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習慣將是教師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所在。
審美習慣的培養是多方面的,就美術教學而言,教師要形成學生全方位欣賞美的能力。教師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看”的能力,例如整體的看和細節的看相結合,不同角度的看相切換等,還要形成學生觸、嗅、聽的多重審美能力,音樂、文學與美術的結合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多感官領域的成長。同時,審美習慣的發展還離不開學生主動探索美、尋找美的實踐活動。因此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實體的美,了解理論的美,形成創作的美,最終獲得審美素養的綜合提高。
總而言之,中職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一名中職美術教師,不僅要克服當前中職美術教學的局限性,還有創造出具有更大價值、潛力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教學中的“破舊立新”,引領學生的審美情趣邁上新的臺階。當前,教師實現這個目標還要積極與學生配合,將學生個人的想法和需求結合在教學實際中,保證學生能夠認可、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