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貴州省安龍縣錢相街道第三小學,貴州 安龍 552400)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從寫話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目前寫話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
1.教師對寫話教學不夠重視。大部分的農村教師都已經認識到低段寫話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對寫話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還只是停留在應付考試和完成教學任務上,從思想與行動上還沒真正動起來,這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素。
2.教師教學指導模式僵化。農村的學生課外閱讀量少,見識少,對寫話畏懼心理強,面對這個情況,教師往往匆匆講授之后,把范文抄在黑板上讓學生去背。這種僵化的指導模式或許在短期內有些用處,但是長期下去會固化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且這種方法與課程標準對寫話的要求是不符合的。
3.農村學生的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不夠重視,很少會給他們購買課外書,他們更沒有形成看課外書的習慣。農村學生的眼界不夠寬,見過的世面很少,積累不豐富,家長對于這方面也沒有進行適當的引導。
1.在讓學生進行寫話前,讓學生走進自然,尋找樂趣。我們這里地處農村,天地廣闊,很多的景、人和事都在不斷地發生著。作為農村教師應充分挖掘利用這些資源,把課堂放大,春天去田野郊游、放風箏,感受春暖花開;夏天去捉蟲、摸魚;秋天一起欣賞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天一起賞雪、玩雪、打雪仗。盡管學生寫的還算不上作文,有時是一句話、兩句話、三句話,但是只要能說出來,教師就應積極鼓勵,保護他們敢說敢寫的熱情。
2.學生在寫話過程中要遵循規律,從仿寫起步鼓勵學生進行創作。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范文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積累,并模仿運用,學會模仿寫話。如在看圖寫話《山坡上》圖意:春天到了,到處桃紅柳綠。在指導時,讓學生想像: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小河是什么樣子的?小河里有些什么,他們在干什么?河邊有什么?按照條理進行仿寫,自然水到渠成。
3.學生是寫話的主體,他們要親身去體驗、思考、感受,才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寫話興趣與寫話欲望。在寫話評價中,我試著讓學生自我評價。寫話修改完后,再讓學生根據本次寫話的習作要求,為自己的寫話寫下批語,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這對學生來說很新鮮,有的學生雖然剛開始很茫然,但是只要勇敢地邁開步,就是進步,就是收獲。
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而學生面對美好的生活往往來去匆匆,沒有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也難怪作文題材單一、千篇一律。根據這一情況,教師應適當地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在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的時候,學會觀察生活,獲得自己的真實體驗和感受。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真實具體,詳細生動。
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讓他們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保持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又可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中,小學生的寫作活動基本都是在作文課上進行的。教師會在語文作文課上展示寫作任務,講述寫作要求,然后讓小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限制內完成本輪寫作任務,導致小學生的立意行為、寫作活動都十分倉促,影響了學生作文的創作質量。大多數學生表示,他們并不喜歡這種被動的寫作活動,根本不知道要寫什么、如何下筆。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主動豐富語文作文的寫作訓練形式,比如組織仿寫、續寫、改寫等活動,給小學生提供一個寫作模板,以模仿促進創新,積累豐富的寫作技能。
就如在“祖國在我心中”作文教學中,小學生需學習演講稿的寫作技巧,但是小學生從未接觸過演講稿這種充滿感染力的寫作任務,所以多數小學生所創作的演講稿存在感情不真實、號召力低的寫作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從網絡中篩選出以愛國主義題材為主的經典演講稿,鼓勵學生模仿創作,反復品讀演講稿,分析演講稿的文體特征與情感取向,然后在范文中穿插自己所收集的愛國主義素材,由此完成演講稿創作活動。本輪仿寫練習大大降低了學生作文的寫作難度,讓每個小學生的心中都形成了一個標尺,使其及時衡量自己所寫作文內容的充實性與情感性,使其真正了解一篇好的演講稿所應具備的文學特色。
拓展寫作學習是指超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外的寫作活動,也可以被認為是小學語文作文校本課程,是以小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基礎展開的作文教學活動。從根本上講,每個小學生都會產生一定的寫作欲望,比如小學生內心產生悲傷、失望、恐懼等情緒卻不知如何訴說,學生渴望通過文字記錄描述自己的現實生活等等。這些學生訴求都是小學生主動展開寫作練習的基本切入點,只要教師善于引導,便可幫助小學生真正養成用文字說話的好習慣,感受寫作的樂趣與美好。
我們班有少數學生十分喜歡語句優美、節奏鮮明、意境深遠的散文作品,認為散文所具備的“形散神不散”的文學特征使他們十分向往。于是,我便以“散文寫作技巧指導”組織了拓展寫作訓練,鼓勵小學生自主參與這項拓展寫作訓練,闡述各類散文寫作技巧,引導小學生掌握散文文體的基本寫作特征,為小學生寫出一篇優秀散文做好準備。另外,我還鼓勵小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與成長經驗創作隨筆文章,體裁不限、題材不限、字數不限,只要小學生用文字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即可。這些拓展寫作行為大大豐富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真正讓小學生感受到作文學習的自由與開放,有效激發了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生如果無法在作文學習中取得明顯進步,便會失去學習自信與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便要從小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入手,重新喚起小學生的寫作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