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聰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上磨小學,甘肅 天水 741500)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核心,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主要渠道,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每個民族的文化傳承相當大一部分必須是靠閱讀來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時候是在閱讀熏陶、浸染中習得的。一個熱愛讀書的民族一定是一個強大的抑或是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的民族。正因為閱讀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國內外都很重視兒童閱讀教育。
《課程標準》中有明確規定,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但畢竟還是有限,教材只是提供了例子,教師應通過教材的例子教會學生正確讀書的方法,激勵他們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廣泛涉及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讀物。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向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書目。比如,從學生年齡出發,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寓言、卡通等生動有趣的讀物,向中年級學生推薦情節動人、曲折的故事,如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向高年級學生推薦文質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也可以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
蘇霍姆林斯基說,越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越要多讀課外書,因為書是啟智的。一個人擁有的詞匯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因此,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要少做題,我就想多讀書。
(一)誦讀類
包括古詩詞、中華經典語錄、現代優秀詩文的誦讀。像《唐詩三百首》、《小學生必讀古詩詞80首》及里面的補充詩詞240首、《三字經》、《小學生優秀作文》、《名人名言錄》、《常見歇后語》等宜在晨讀課、語文課及各種活動課中,讓學生吟誦、熟讀,以積累語言材料,形成語感,接受傳流文化的熏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名著類
課程標準提出了應該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要求,這一點我們很多學校和老師還認識不夠,實踐不足。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讓學生閱讀名著,和大師對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語言、進行精神提升的途徑。我列出的必讀書目是《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中國兒童文學50年精品庫》——童話卷、詩歌卷、散文卷、科學文藝卷、小說卷、故事卷;少年偵探易拉明科學探案系列——《神秘的腳步聲》、《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兒歷險故事叢書——《奇境歷險》、《絕路逢生》、《魯濱遜漂流記》等6本;《中國兒童閱讀文庫》——小說篇、古詩詞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話系列——《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童話365夜》;世界著名神話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故事》;《中國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國童話故事集》、《紅巖》等。
(三)瀏覽類
指時文、報刊、網絡的閱讀。學生畢竟生活在現代生活社會中,他們不僅應該接受傳統的文化、人類優秀文化的熏陶,也應該感受身邊的生活。老師應該把引導學生閱讀報刊、網絡作為自己的教學任務之一。如果能讓學生養成閱讀報刊的習慣,那么語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報刊有《小學生學習報》、《少年兒童故事報》、《南充晚報》、《少年報》、《讀者》、《小學生時代》、《少年博覽》等。
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大事業者,無論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人文科學領域,我們只要認真研究其成長經歷,無論他是否接受過正規的教育,肯定都會有過一個大量、專注閱讀的階段,肯定都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建立“讀書積分卡”
建立“讀書積分卡”。為了促進孩子在課余時間進行大量閱讀,對孩子的讀書活動進行量化,我在班上成立了讀書會,給每個會員建立了“讀書積分卡”。以推薦書目為主進行閱讀,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目閱讀。學生每閱讀一萬字的內容,可積10分。設立“讀書星計劃”,學生積滿30分,可獲得一顆讀書星,獲得50顆讀書星,可以獎勵精美圖書一套。
(二)舉辦讀書成果展覽會
1.剪報本——每生用厚16開白紙自己裝訂成幾個剪報本,可根據各人的興趣愛好,把自己從報刊中看到的最喜歡的內容剪下來,分門別類貼在這些本子上,每張報都要盡量做得精美別致,比如加上標題,在四周添上花邊,或在適當處加插圖或加一段讀后感。
2.摘記本——每生準備一個厚硬皮本,專門摘記從課外書報中讀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諺語、歇后語、古詩詞知識、寫作知識、對聯、8字成語、文學常識等等。同樣,學生要精心制作每一頁版面,做到圖文并茂。
這種活動每位學生都做得非常棒,在每學期一次的讀書成果展覽會上,孩子們的剪報本、摘記本猶如一道道亮麗的風景,故事報、新聞報、詩歌報、作文報、圖案報、生活常識報、數學報等精彩紛呈,摘記內容豐富生動,值得積累,很有價值。通過評比“優秀剪報手”、“摘記小能手”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的熱情。
(三)爭當最佳圖書推銷員——孩子們開始熱愛讀書了,可書從何來?a.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b.學生個人購書。每個家庭都會擁有一些適合孩子看的課外書。在班內搞個圖書推銷活動,先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好書,再借給同學看,看完后討論討論。凡推銷成功一人者可得10分,誰推銷的多誰得分就高,根據得分高低評出“最佳圖書推銷員”若干名,老師要對這些可愛的孩子進行大張旗鼓地表揚。當然《借書制度》得人人遵守,愛護書籍的教育必不可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損壞丟失照價賠償”得警鐘常鳴噢。
(四)舉辦“讀書節”系列活動
班上每學期都要組織“讀書節”主題讀書會活動,且各有側重,三、四年級為童話系列;五年級為古典名著系列;六年級為了解中外著名詩人、作家與作品系列活動。而背誦積累中華古詩詞活動則始終貫穿整個小學語文學習階段。
少年兒童階段,正是人生吸收精神營養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讀什么書、怎樣讀書、形成什么樣的讀書習慣,可以說是影響人一生的發展——而且這是長大以后沒有辦法彌補的。一個從小吸收人類優秀文化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定會是一個人文底蘊寬厚、基礎牢固、素養全面的人。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主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這是每位小學語文老師的迫切任務,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主要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