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燕
(甘肅省和政縣愛樂希望小學,甘肅 和政 731200)
語文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筆者嘗試用個性化的作業引導學生由“要我做作業”轉變為“我要做作業”,真正做到個性化作業是學生個性的表現。
有求知欲,有好奇心——這是人類的天性,小學生尤其富有好奇心。如果我們每次布置的作業形式都是一成不變或者是大同小異,時間一長,學生對作業就會慢慢的失去興趣,求知欲,好奇心就會慢慢的被抹殺,他們只會被動的完成一項又一項的作業。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不斷改變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樂于完成作業,從而使其有發揮自己個性的可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使每個孩子都參加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只作為“聽眾”、“觀眾”。在我們班教室的墻上每組有一個識字樂園,由學生獨立完成,每兩周更換一次內容。學生在完成本組作業的同時,還可以到別的組的識字樂園中去識字。每組可以根據各組特點來布置,有的在紙上畫一棵樹,每人把新認識的字寫在蘋果形狀的紙上,然后貼在樹上。有的草地上開滿了生字花,有的汽車拉滿了生字貨物……識字樂園既讓學生多認識了字又使教室更有生機,更漂亮,同時也使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動手能力提高了。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的再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如同演戲一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扮演的越真,越感到愉快,就越感到學習的輕松。
每天留的作業如果天天如一,日久天長,學生對完成作業的興趣越來越淡,甚至有些學生對作業毫無興趣,只是機械的完成,不僅毫無個性所言,而且也會降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作用。因此,個性化作業首先要在作業內容上改革創新,以喚醒學生對作業的興趣,使學生有發揮其個性的可能。
社會、生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我們應該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學習“艸”的字時,我在課后留了一項作業,請學生和自己的家長到早市或自家的菜園中,寫一寫蔬菜、水果的名字,看一看有哪些蔬菜、水果的名字寫出來帶有“艸”。學生十分積極,用一個小本子記下了許多蔬菜、水果名稱。如:蒜、荔枝、萵筍、豆角、黃瓜、西紅柿等,這些字中有的是學生還沒有學過的,學生是通過查字典完成的;還有的學生把卡片做成蔬菜、水果的相應形狀,然后寫出名稱。有的同學還問:為什么許多植物(如黃瓜、西紅柿、蘋果)寫出來不帶“艸”呢?這時我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并酌情講解。通過此項作業的完成,學生不但增強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還認了很多字,同時還感悟出漢字表意的特點,總結出一些識字方法,從而提高了識字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主動性得到增強。
良好的環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提高語文學習的質量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布置作業時注重情境化,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高質量的完成語文作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帶孩子們到校園里,田野里去尋找春天,在尋找的過程中學生興趣濃厚,感情投入,注意力集中,在小組充分討論后,讓他們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愛。有的學生寫了一篇小短文,有的學生寫了一首小詩,還有的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畫成圖畫。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體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互相評價相配合。在評價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如在學生寫生字的作業中,學生寫完一行后,會在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的旁邊畫個笑臉。我在批改時,也不是簡簡單單的得個優、良而已。每次作業我都會得兩個成績,寫對的得優,寫好的畫個蘋果,以此激勵學生在寫對的基礎上寫好。如果學生寫得有進步,我會寫上一句話:進步真大,加油哇!學生的作業,兩個星期展覽一次,大家互相欣賞評價,選出寫得好的貼在板報“作業展覽”一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同學們的作業不但正確率提高了,而且個個字跡清楚整潔。
個性化作業,把孩子帶到了一個實踐的樂園,帶到了一個體驗的實踐場。孩子的真情實感,都融入到自己的個性化作業中去。個性化作業不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培養,而且學習成績也得到了提高。倡導作業方式的改變,讓作業的結構更加多元化,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加德納指出“對于一個孩子發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一個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地方。”所以,我們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改變傳統的作業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作業新形式,使學生能較好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布置的作業,要讓學生有發揮的空間,體驗成功,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