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翔
(貴州省清鎮市第三中學教育集團,貴州 清鎮 551400)
現代人們對教育問題的重視的程度逐漸提高,我國提倡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全體學生全面發展。音樂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音樂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藝術情操。因此,應建立高效的音樂學習課堂,通過實施互動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他們的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是保證師生互動“藝術性”的重要基礎。在平時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這個理念,在課堂上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性,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與教師的充分交流。當然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教師就需要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在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同時,提升互動的質量。在進行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從初中生的特點角度來說,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是非常渴望得到教師的贊賞與關注,這是激發學生主體性以及進行師生互動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可以準備一些小活動,讓學生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不管是他們成功還是失敗,都可以進一步拉升師生之間的互動。
例如在學習初中音樂《峨眉山月歌》這首小提琴欣賞曲目,在欣賞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領學生去閱讀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先讓學生體會古詩的意蘊。在閱讀過后,為學生播放曲目。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曲目去朗讀古詩。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幾個表現突出的學生到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他,同時也保障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初中音樂課教師在教學之前一定要明白學生心里想的是什么?并且要充分了解本節課所教的音樂的核心思想,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所教課程的核心思想后還要明確這節音樂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互動教學中體驗到輕松愉快的氛圍,并且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進行積極參與,因為有的學生作為第一次接觸正式音樂課,對于音樂學習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很多學生認為音樂學習只是一個輔助教學的作用,教師一定要利用互動教學模式積極改變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努力在教師的問答環節中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
例如在學習初中音樂課本《草原牧歌》這首曲子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上播放天堂這首曲子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堂上,接著教師可以在學生聽完之后詢問學生中聽到了什么,如果學生沒有沒有準備的話可以讓學生再聽一遍,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展開互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積極思考讓學生在思索中建立對音樂的認知,并且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教師公布答案進行對比學習,這樣的學習效率更高。
互動式教學利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增強了學生在課上回答問題的頻率,從而讓學生們對于音樂學科產生依賴性,并且熱愛教師的講課方式,讓學生充分感覺到自己的課堂的主體地位,通過學生之間的問答與教師之間的問答環節營造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初中音樂《龍的傳人》這首歌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先提問學生都知道哪些歌手唱過這首歌,并且唱這首歌的風格又有怎樣的不同,將話題放在學生的興趣點上,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們爭先回答完問題,可以繼續提問,比如,為什么這首歌被很多歌手翻唱?和唱這首歌到底好在哪里?《龍的傳人》到底表達的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懷?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來聽教師進行這首歌的講解,并且在教師的講述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提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解決問題的效率。
音樂學科作為初中學生正式接觸的一門學科,需要在學生本質上建立學習音樂學科的動力,因為在初中階段是學習的分水嶺,很多學生因為學習自主性較差,導致最終失去對于學習的熱愛,互動式教學則大大彌補了這一缺陷,教師可以通過互動環節積極對于每一位同學進行心理照顧,觀察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和班級中較為內向的同學積極溝通,最大程度覆蓋全班同學進行音樂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提高了音樂教師講課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初中音樂課本《奧林匹克風》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上讓學生感受這首歌曲與歌曲背后的故事,同時讓同學意識到體育與奧林匹克在廣大人民心中的重要性,在學生欣賞音樂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于全班學生進行積極的觀察,有些同學由于失去了學習的欲望,所以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會做一些其他的行為,教師一定要積極發現,并和這樣的同學進行積極的心理溝通,讓學生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最終達到全班同學共同學習的局面。
總之,互動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比如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盡量保證學生的聽課效率,讓學生的學習水平統一化等,同時也可以減輕教師的上課負擔,讓學生和教師在問答環節中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音樂音樂學科的看法,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