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花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南留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對初中語文學習課程而言,小組合作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已逐漸被大部分學校實行。盡管該教學理念實行的時間很短,但其在語文教學中起到的效果是難以忽視的。
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是根據特定的分類標準,將學生劃分到語文學習小組中,各組學生以自主學習、組織討論以及組內交流的方式,實現教師布置的互助學習的任務及教學目標。通過這種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同時還能提升他們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該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意義深遠。
有效的小組合作教學方式要求組員之間能夠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不僅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習組員的想法,還能擰成一股繩,共同進步。然而,在目前的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方式中,組員很容易產生從眾和依賴的心理,且組合之間的協作遠遠不夠,互相配合的默契程度相對較低,導致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本身實行起來并不難,真正難的地方在于如何把它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中,對學生進行分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將每個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真正有效地發揮出來。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為了貪圖方便,采取自由結合分組、按學號分組、同桌分組以及前后桌分組等方式草草地對學員進行分組,并沒有發揮出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優點,同時也沒有發揮出學生的優勢,導致小組整體學習能力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即有的小組學習能力較強,而有的小組學習能力較差,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及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很多教師對該學習方式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也沒有認識到該教學方式的作用及價值,所以盡管采用了這一教學理念,但是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實踐時,沒有把握住教學重點,一味地只注重合作學習的形式,并沒有深入、具體地在學生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忽略了語文教學的實質,降低了教學效率,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主要以學員間的總結、互相溝通、自主思考等形式來開展合作學習。新課程改革之后,要求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到最大,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盡管教師采用了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方式,但是在課堂上仍然無法脫離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還是事事都聽從教師的安排。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僅作為教師教學的一種方式,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優勢。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最主要的教學活動便是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互相分享學習經驗,學習人生之道,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和精神。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組織學生加強交流和合作。在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個體的差異和認知的不同,學生所持有的觀點必定是有所不同的。此時,為了統一組員的觀點,組內成員應當相互協商,進而達成共同的觀點。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意見進行相應的補充,進而達成共識。
實現良好的小組合作效果需要一定的合作技巧。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目前他們還不能夠很好地掌控這些技巧,導致他們難以很好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學習。表現在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各自為政,小組合作學習只是表面形式,難以將其真正成效發揮出來。由此,怎樣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便成了教師的一大難題。筆者認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工方面,教師應當主動對他們進行指教,從而使學生做好總結、記錄以及發言等人員的分工。在學生進行發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初中生進行積極指教,從而使學生可以表達思想和觀點。而對于那些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要盡量鼓舞這些學生表達想法,給他們充足的表述時間。除此之外,還應當教會學生學會傾聽,在其他人進行表達時要做到耐心傾聽、不干涉別人表達的自由,同時要聽清他人所要表達的主要想法,對他人所表達的觀念進行積極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初中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中,應當不斷地進行實踐教學,而在面臨實際教學的時候,要求學生必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在布置作業時,應當依據學生的自身狀況,進行相對應的作業設置。所設置的題目不可以太過深奧,也不能太過淺顯。過于淺顯,則無法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而過于深奧,又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從而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與此同時,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全身心地投人學習中,保證小組作業的合作性尤為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劃分是首要任務。教師應當將學習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與成績好的學生進行合理劃分。按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分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把成績落后的學生與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從而達到提高那些在學習成績上較為落后的學生。與此同時,在對小組進行分配的過程中,應當將分在一組的學生的座位進行調整,從而在教師對相關課程進行講述的過程中,便于小組學生之間的探討。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之后,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被大多數教師所倡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整體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地進行反思與進步,學習并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核心教育理念,從而使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效力發揮到最大,進而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