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維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明德路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現代教育技術能使抽象的數學具體化,枯燥的數學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更重要的是他有效改變了傳統的教與學的方法,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對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法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那么,我們如何巧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從而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呢?筆者結合自己在張家口市橋西區明德路小學從事專業小學數學教學多年所積累的經驗,談幾點體會。
作為教師知道,學生對學習本身,對學習科目有興趣,就會表現出濃濃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就要看我們教師能不能為小學生提供出讓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他們感到喜聞樂見。而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正可滿足這一需求。現代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動畫于一體,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帶給學生新異的刺激感受,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聯想,引發探究,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投入學習。例如《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一節內容中的“例1”課堂教學:小華統計一個路口在10分鐘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數量,并制成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我們不可能讓學生親自到明德路的街道上區進行觀察統計,此時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把課本上的插圖變成實景,動畫顯示出一輛輛摩托車、小汽車、大客車、載重車通過古宏大街。此時,學生們處在安全的實景中,分成小組開始收集數據、統計分類、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學生們注意力集中,學習興趣很濃,充分體會到了實地收集數據的樂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再如《角的初步認識》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們可以用多媒體設計出鮮艷的紅領巾、逼真的鐘表、正多邊形、精美的包裝盒、三角板等,然后顯示在屏幕上,讓學生找出這些實物圖形中的角,再用多媒體閃現這些角的輪廓,使學生看后馬上能感受到角是如何形成的,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通過這樣動態演示,將原本靜止的事物活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并且印象深刻。
實踐證明,用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事物的本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思維訓練,開拓思路,起到發展思維的作用。例如《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中“有黃花6朵,紅花9朵,紅花比黃花多幾朵?”這個例題的教學設計,我采用課件演示,先出示6朵黃花,9朵紅花,再覆蓋活動片,將紅花與黃花同樣多的部分覆蓋住,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使學生清晰可辨紅花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和黃花同樣多”,另一部分是“紅花比黃花多的朵數”,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概括出計算方法:要求“紅花比黃花多幾?”,就要從9朵紅花中去掉與黃花同樣的紅花朵數,也就是“紅花比黃花多的”,用減法計算,即9-6=3(朵)。這樣通過直觀演示,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生動、逼真地展現出來,既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強化了形象思維,揭示了數學的本質特征,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不難發現,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概念、定義等遠離學生生活的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而現代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具體形象,動靜結合,利用圖、文、聲并荗的特點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具體清晰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例如《認識時間》一節的教學設計,我認為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光靠老師講解,或以傳統的教具學習,小學生們都會感到非常枯燥,而且他們也感到難以理解。于是我采用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使原來非常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生動化,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于是我首先利用大屏幕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觀察到鐘面上有1~12這12個數字、指針及格子,通過圖象演示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60分,幫助學生理解時和分之間是如何換算,完成了由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程,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眾所周知,在當今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已成為教學的重要一環,而且小學數學新課標對此也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的空間及操作示范的機會,使全體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踐,在操作實踐中去感知、發現、創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例如《比的應用》一節課的教學設計,筆者專門設計了“我當學校管理者”的實踐活動。我首先提出了活動方案:“學校計劃拿出50萬元改善教學環境和辦學條件,請你施展自己的才能,幫助校長做出工程的預算,預計將資金投入到哪些項目中,并且制定出投資的最佳投資方案”。之后,我讓學生通過網上調查分析,綜合參考,自主設計,把50萬元按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合理利用。這種教學,和身邊發生的事聯系起來,和生活聯系起來,要求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探求,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雖然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效果是別的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這給我們構建高效課堂提供了絕佳的技術支持,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發展現代化教學技術,并不是要拋棄一切傳統形態下的教學技術,而是要把現代教學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的結合起來,努力挖掘所有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價值,積極促進各種技術手段之間的協同互補,從而促進教學技術體系整體協調發展,為數學教學方式與教學模式的變革提供新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