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平安堡鎮實驗小學,河北 承德 067399)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效和質量是素質教育的一面最直觀的“鏡子”。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呢?我認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指導中年級作文教學中尤其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單純的課堂作文,會讓學生覺得枯燥.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讓作文教學走出課堂.觀察大自然的春華秋實,到生活中聆聽周圍人議論的焦點,根據興趣飼養自己喜愛的小動物,舉辦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學生的生活內容豐富了,便有了作文的素材.寫起文章來就會有話可說,學生會發現,哦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文章可寫。
從學生特點上來看,他們的知識還很貧乏,缺少詞匯和寫作素材;缺乏認真觀察身邊事物,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然而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無疑是很難的。對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們喜歡并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和物。例如學習描寫一種小動物,可以讓學生提前觀察身邊的小動物,使學生對小動物的外形、顏色、習性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也可以在課上播放一些小動物的有趣錄像,豐富學生認識,加深印象。這時,教師趁熱打鐵,針對一種小動物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它的外形、顏色、活動起來的特點等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并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通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難了。
作文教學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課堂上我積極創造想象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
除了觀察時激發學生的想象,在進行思維訓練時更要注重想象力培養。如寫《假如我是……》想象作文的練習,課堂上,我多舉幾種學生喜歡的職業,如教師、醫生、警察等,當然也有神話中的人物。我要求學生想象各種職業的人對社會有何用,假如你們是其中一員,會怎樣做。接著分組展開討論,把想象的內容具體地講出來,學生從中相互啟發,相互學習,使想象更充實、更完善,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激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積累語言在作文教學中相當重要,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是寫不好作文的。在指導學生作文過程中,學生往往會遇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常常感到無從著手,無內容可寫,缺乏寫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學要著力提高學生語言的儲備量,教會學生積累詞語:①堅持讓學生摘抄課本、課外的古詩、兒歌、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要求學生熟讀成誦,長期積累,從而為寫作建起一座資料庫。②互相交流:利用隊活動課開展朗誦會、故事會等,并開展經驗交流會,讓做得好的學生把他們的好經驗、好方法向大家介紹。③堅持讓學生寫好日記,讓學生在日記中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使學生在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想象,寫起作文就不覺得難了。
小學生作文最棘手的便是無話可說,雖然經過幾年的文字積累,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基礎,但不知從哪些說起,東拉西扯也寫不出好文章,因此做為教師要考慮到哪些是學生熟知的,哪些內容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每個學生有的放失.三年級作文是由段到篇的過度時期,擬題過窄會讓學生還徘徊在低年級的作文水平上。學習了《我愛故鄉的楊梅》以后,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水果,我把作文擬題延伸開來,同學們可以寫自己熟悉的蔬菜、糧食作物等,只要你喜愛它,帶著情感去寫就一定能寫好.結果這一次作文,同學們從內容上看寫得豐富多采,字數也比以往增加了,其中有一位同學寫了《我愛故鄉的玉米》從玉米的栽培到收獲,寫的不僅文筆優美,還有許多科普知識,可見只要切合實際,貼近學生生活,中年級的同學一樣能寫出好文章.
怎樣將作文修改好也很重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修改草稿的良好習慣,并根據每次作文情況交給學生一些修改要點,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領學生學會修改作文,提高文采。語文教師盡量把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融于名人故事之中,讓學生增強修改作文的興趣;其次,對學生的作文成績進行對照式評定,批閱時查看學生的作文修改情況,肯定和鼓勵修改認真的作文,讓學生變“要我改”為“我要改”。
教師只有在尊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正確引導、啟發,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才能使作文教學質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學生的寫作潛力得到挖掘,語言能力得到培養,綜合素質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