耑彥芳
(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蒲陽鎮小學總校南街小學,河北 保定 072250)
首先是加大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社會生活相聯系。小學學科教學的基礎性、工具性和實踐性都與學生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的事物引進課堂,如新的科學技術、新的建設成就、新的生活發現等;還要把學生的眼光由課堂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激發學生關心生活,注意生活中的小事,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把知識用于生活,加強學習與實踐活動的聯系。
課堂開放最重要的是思維的開放。對課堂問題和解決方案,不要求一統,不搞一言堂,不設標準答案,允許各種不同的觀點存在。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求異思維是發散性思維,鼓勵學生不依常規地思考問題,標新立異地大膽設想,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采取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尋求多樣性答案。如在教學求長方體體積一章時,求如下圖所示模型的體積。
讓學生討論如何求得右圖模型的體積。部分學生把右圖看成一個長5厘米,寬10厘米,高3厘米的大長方體,然后減去一個長(5-2)厘米,寬10厘米,高(3-1.5)厘米的小長方體;部分學生把這個模型分成長5厘米,寬10厘米,高1.5厘米和長2厘米,寬10厘米,高(3-1.5)厘米的兩部分;還有的學生把這個模型分成長(5-2)厘米,寬10厘米,高1.5厘米和長2厘米,寬10厘米,高(3-1.5)厘米的兩個小長方體。
教師在學生討論后讓大家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還應加強求同思維的鍛煉。求同思維是集中性思維,鼓勵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在多種假設或方案中確認、選擇一種最理想、最合適的設想、方法,得出一個比較標準的結論。例如在教學給分數約分一節時,如何把一個分數約成最簡分數?學生可以用分子和子母的公約數一個一個去除,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約數去除一次性得出結果。教師應鼓勵算法多樣化,同時讓學生得出后一種方法比前一種方法更佳的結論。讓學生逐步理解認識到,在多種算法中可以選擇一種最理想的方法,培養學生提取、篩選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集中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還應注意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的交替進行和互相補充。
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應努力嘗試探究性學習,加強教與學的交互性,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的手段,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最重要的是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努力把計算機多媒體、電視、錄像、幻燈、錄音等引入課堂教學之中,通過聲音、圖像等多種表現形式,使學生對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激情。
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主動嘗試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如發現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疑問式教學法,以及暗示教學法等。特別是應加強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一節時,把一張長方形紙如何折可以表示二分之一?把長方形紙平均分成四份能不能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八份呢?二分之一是不是與四分之二相等?是不是和八分之四也相等?……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提出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也為以后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學習打下基礎。
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主要任務應是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構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的”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營造和諧、合作、愉快的課堂氛圍。教師的首要職責在于創造條件,營造氛圍,解放學生的頭腦,使學生敢想,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其實想比做更為重要;其次是讓學生敢問,敢問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的一種主要表現。教師要留下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對所學問題質疑,并著手解決問題;再次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多讓學生動手操作,特別是學具有操作,讓學生敢做、會做。科學證明腦能使手得到發展,手也能促進腦的發展,動手操作能加深印象,發現問題,便于深入的研究;最后是要讓學生敢說,說話本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敢說才能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敢說才能明析事物的真相。
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無所不在,有了創新無所不能。“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地位和發展速度”,教育和學習的創新決定學生個體的發展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我們只有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實施創新教育,不斷創新課堂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人才,為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作出貢獻。
本案例教學中,教師始終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看、摸、想、議、切、說等學習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知識過程中既發展了空間觀念,又培養了能力;既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又培養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起著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真正體現新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學數學”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