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鎮羅鎮九塘小學,寧夏 中衛 755000)
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意識到該理念滲透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對滲透策略、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此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將課程改革所提的要求落到實處。由此可見,在當前,對以生為本話題加以探析,是極為必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主動性學習,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出引導教學,結合學生興趣,采用情境教學,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興趣的驅使下們進行主動學習。情境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應用的比較普遍,但是在內容上多是以教師的主觀意愿為主,很多學生其實不能融入到情境當中。所以在積極性上也就不高。以生為本的情境教學,在情境創設上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保證教學情境可以與學生的喜好相契合,這樣就保證了情境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愛國將領鄧世昌》的教學中,教師以往都是采用言語的方式來構建教學情境,大多數的學生聽的很認真,但是沒有形成理解和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視頻,以這種生動形象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符合學生對于生動形象的喜好,而學生也可以得到情感的激發,從而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
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高效課堂構建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在傳統的教學中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常常都是忽略的狀態,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依據學生的差異,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獲得能力上的提升,并建立語文學習的信心,從而就可以保證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建立語文學習的興趣[2]。每個小學生在學習中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且在天賦和智力發育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不能采用一概而論的方式,需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將學習目標分化,讓學生可以在教學中都獲得有效的知識。例如,在《蝙蝠和雷達》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將課文的自主學習分成三步,讓所有的學習都可以跟上教學的進程,并在逐步的學習中,養成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一是要理解課文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分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三是依據中心思想找到作者闡述的方式。這種差異性的教學,可以消除學生意見能力上的不同,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為教學的有序進行提供保障。
作為老師,愛學生是我們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學生、教授知識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對于學生我們要一視同仁,盡管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好有壞,但是不要忽略,孩子們的潛力是無限的。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成為一位親切溫和的老師給予學生們更多的關愛。老師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多與同學進行溝通與交流,成為學生最信任的人。用和諧的氛圍去教書育人,建立師生合作、學生合作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提高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
合理的設置家庭作業,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讓老師簡單直觀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作業的設置,可以分為課前作業、課堂作業和課后作業。老師需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巧妙的設置問題。課前設置可以作為課堂導入的問題,課堂問題的設置可以作為知識深入的設置,課后問題的設置可以是鞏固知識的設置。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方便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集中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備課就是教師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教案,教案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我們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認真備課。
首先,我們教師要認真了解班級學生的性格習慣和認知基礎。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互動生成的。因此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這樣才能設計出時效性強的教案。
其次,我們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熟悉教材的章節安排,將整個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劃分,然后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教師不要自認為教學內容簡單,不備課,拿著教材就開始上課。我們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的認知基礎來細分課堂教學目標。
再次,我們教師要對教學設計進行反復的修改。教學設計作為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其有效性的提升是沒有止境的,因此在教學設計初步形成之后,教師要對其反復修改,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反復推敲。我們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其他教學同仁的教學設計,參考一下教學同仁們都是如何展開教學活動的,是如何深入淺出地將知識呈現于學生眼前的,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設計出優化性更高的教案。
小學生的認知發展是不健全的,其在學習中,對教師的評價、引導非常依賴,這也就決定了師生關系的重要性。至此,在生本理念的導向下,教師也應注重師生關系的構建,實現師生間的平等交流,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應始終秉持著鼓勵性的原則,允許學生對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觀點、想法,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也應秉持著友善、親切、良好的態度,使得師生間互信、平等、尊重等,將生本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生本理念有目的、有意識地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僅可以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師生距離得以縮短,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能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這對于有效教學的實現將發揮著非常巨大的效用。雖然,在當前,部分教師還未意識到這一點,但我確信,只要在大家的持續努力下,就一定能改善這一現狀,使教育改革得以深化、實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