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紅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于田中心小學,江西 吉安 343900)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情感教育的教學模式也在教育行業不斷得到重視。在小學的教學中,小學生的性格、興趣、態度等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語言學科中則顯得更加突出。在小學的英語教育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情感教學的手段,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情感的融入教學,從而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英語課堂融入情感教學的教學手段是“以人為本”等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幫助小學生健康身心發展的必然要求,情感教學手段的融入能夠有效幫助小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在當今教育行業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同時,社會也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踐型人才饑渴的求取著。在培養學生知識技能、道德修養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發展上,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積極性的同時不斷鞏固基礎能力。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融入情感教學,能夠使得學生真正快樂的學習,并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健康成長的同時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情感教學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在小學教學中,哪個科目的教師具有人格魅力和學生的關系相處的融洽,那么學生對于該科目的學習將會十分的積極。人都是情感動物,愛屋及烏,在現代小學教學理念中,建立民主、自由、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裨益良多。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有利于學生對教學手段及時的反饋。在小學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將自己無私的情感投入到工作中,融入進學生們的生活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1]。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個人情感因素,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初原動力,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生興趣的有效引導和激發,能夠讓學生擴大求知欲,從而積極投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中,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通過影像和音像的植入,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課《My holiday》的學習中,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等英語語法中的過去式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學生對于這類語法的學習一直是模棱兩可,得其意而不得其旨。在這類語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相關英語影片的播放,如《雪怪大冒險》。其中有很多過去式的英語語法的應用,如此學生就可以通過影片中相關情景對過去式英語語法的應用,對該語法的特點和應用場景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最后再通過教師對該語法的結構特點進行講解,如此,學生便全面的掌握了該語法的知識點學習。在多媒體興趣的引導手段中,學生通過相應影視的觀看,對課文知識點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同時也會有相應的疑問,最后帶著疑問聽講教師的詳細教學,就能很好的完成教材知識點的學習。如此,通過人的重要情感因素興趣的激發,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就事半功倍,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口語對于各個階段的廣大中國學生來說都是一項艱難挑戰,口語的教學需要從小抓緊,所以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就顯得更為重要。沒有自信和羞澀的心理是英語口語的重大障礙,通過分組的教學交流能夠有效的克服這一個人情感因素。通過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相對應的小組,然后將英語課堂改變成校園英語角的形式,讓小組學生進行口語交流。由于分組水平都是相近的學生,那么久沒有優越感和自卑感的形成,學生可以充分克服羞澀的心理,大膽的進行交流,將所學英語說出口。組內的交流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英語辯論比賽。通過組與組之間的英語辯論,學生可以鍛煉聽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在組與組的交流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口語問題要及時的糾正和科學的點評,進而讓學生在不斷的鍛煉中得到有效的提高[2]。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英語上冊第5課《What would you like》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分組讓學生們以英語角的形式在課堂上交流。學生們通過利用英語進行對方興趣愛好等一系列喜好問題的交流,不僅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加強了彼此的感情,同時這種日常習慣的交流,也不會讓學生們有不適應的心理因素,如此還能很好的鍛煉了口語能力。在學生們的交流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們的一些口語問題進行及時的有效糾正,這樣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交流環境中能夠有效的學習英語,還能有效的運用英語,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用情育人,用情促教,是時代發展對教育行業指引的科學發展方向。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極大的激發著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并不斷的鍛煉著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為我國大力培養出知識技能、健康心態、和高素質素養的綜合型人才[3]。在時代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情感教學仍需要我們廣大工作者不斷改善和科學化,從而為祖國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