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
(廣州市番禺區香江育才實驗學校,廣東 廣州 511400)
引言:音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的審美理想和觀念做到全面的提升,所以說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整體的鑒賞能力,但是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多使用老式的教學方式,即是教師演奏學生跟唱的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保證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不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有著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在當前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聲勢律動的方式,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發展和提高奠定基礎。
1.適度原則。聲勢律動是目前較為先進的音樂教學方法之一,同時也是提升教學效率較高的方式,但是在目前的使用過程中,存在部分教師錯誤理解的情況,聲勢律動作為教學方法,是起到輔助作用的教學工具,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將其放在主要的教學過程中,讓其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使的音樂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所以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聲勢律動的使用原則,適度的使用聲勢律動,不要讓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保證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做到動靜結合。
2.指向性原則。聲勢律動不僅是調動課堂氛圍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質量的方法,所以在目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在聲勢律動中加入相關的指向性,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且在使用聲勢律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計劃的使用教學方法,讓其可以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所以在聲勢律動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要遵循相關的指向性原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整體的發展與提升,保證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
3.典型性原則。聲勢律動是提升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目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典型性的方法使用,即是在使用的過程中,選擇學生較為容易接受的,同時也比較具有明確性的,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學生容易接受,并且是可以鍛煉學生相應基礎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得到整體的提升,做到不僅培養音樂,同時也培養舞蹈,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
初中生的整體年齡結構較小,在學習過程中對相關的知識存在排斥性,因此在目前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使用聲勢律動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基礎音樂技能的掌握,通過與唱、聽、動相結合,可以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使用聲勢流動的方式,來帶動學生的整體活動性,并且將較為典型的音樂作為主要音樂,對學生進行綜合的提升,讓學生可以得到整體的發展,通過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律動環節,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節奏感和協調性,從而掌握更多音樂知識與技能。
通過聲勢律動的課堂實踐效果表明,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設計聲勢律動環節可以大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授《青春舞曲》時,教師在上課前十分鐘設置聲勢律動環節,通過播放節奏歡快、明朗的歌曲,讓同學們自由發揮進行律動或者舞動,從而將課堂氛圍帶動起來,使學生提前進入到相關情境中,以便更好的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感情和意義。由于不同音樂的創作背景、創作目的以及創作內容不同,其所要表達的情感自然不同,所以只有提高了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才能欣賞不同音樂。
節奏模仿法就是讓學生對動作和聲響的模仿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是音樂學習內容中節奏教學的基礎功課,通過節奏模仿游戲進行節奏練習,很容易去把握、感受節奏型,同時有助于訓練聽覺的聽辨與記憶能力。比如,老師拍一個節奏型,讓其他學生跟著老師拍一樣的節奏型。一般老師所拍的節奏型,以四個節拍較為合適,若節拍較少只有兩拍,那么學生不容易找到節奏,但若節拍太長,剛入門者又不容易把握。
在中學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游戲活動,有利于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同時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節奏接龍游戲,節奏造句游戲,都是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音樂節奏感和提高教師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如節奏接龍游戲。就是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打出一個節奏,要求學生緊跟著教師的課堂節奏,快速的對教師打出的節奏進行模仿。節奏接龍游戲方法多樣,有“接尾”法、“接頭法”、即興接龍等。
綜上所述,聲勢律動方式對學生的音樂能力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幫助教師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方法,因此在目前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遵循相關的原則來使用聲勢律動,幫助學生進行整體的提升,同時使用合理的方法將聲勢律動加入其中,為學生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