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國棟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文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現階段我國高校管理發展還有待提高,本文圍繞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參與式管理方式以及理念展開討論,建立民主、開放的高校學生管理體制,促進高校學生學生管理發展。讓學生參與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實施激勵和培養措施,增強學生管理責任感,按照人以文本的管理原則,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引入學生參與式管理,根據參與式管理工作要求,希望不同層次的員工參與到管理工作中,組織員工對管理工作進行決策、討論,讓更多的員工得到鍛煉成長的機會,增強員工集體責任感和信任感。員工參與到管理工作中,既能感受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還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促進員工積極的參與到管理工作中。結合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學生參與式管理,不僅完善和優化高校學生管理體制,還能獲得應有的管理效果。
我國高校在傳統的剛性管理體制背景下,高校學生日常都是被動的接受管理,主要涵蓋學生的學習、評優以及處分等,學生在上述過程中缺少發言、建議的權利。許多學生在剛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知情權、受教育權等無法得到保護,多數教師參與學生的管理,都會受到剛性管理的制約,不利于教師和學生權利的保護。例如,學生觸犯管理條例,在處罰學生時根據管理標準,若了解學生的需求,或者給予學生知情權和解釋的機會,讓學生與管理者共同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避免許多極端事情的發生。高校學生管理落實參與式管理,讓學生在管理工作中起到參與作用,既符合以人文本管理原則,還能有效保護學生的相關權利。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體現出的權威,應讓學生感受到來自道德的約束,而不是在行政體制下強迫學生接受管理要求。實現高校管理工作目標,應統一管理人員的工作目標、責任意識等,主動邀請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依據行政管理標準,充分體現學生管理的主體作用,學生在管理工作中應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管理者根據學生的需求完善管理體制,引導學生在管理體制下進行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有助于高校管理工作順利的開展。學生作為管理的當事人,參與到管理工作中,承擔管理責任的同時,根據管理政策以及規章內容,優化管理內容,保證學生日常教育和學習不會受到影響。
高校管理應給與學生成長的空間,建立自我與民主相結合管理體制,實施有效的激勵策略,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高校管理獎勵方式主要以精神獎勵為主,若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應實施更加有效獎勵措施,有助于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學生在管理工作中應給與足夠的重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管理工作的責任感,讓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獲得成就,進一步增強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幫助學生通過管理工作提升綜合素養。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都由較為鮮明的個性、興趣等,會展現出多樣性特點的思維方式。高校管理引入學生參與式管理,首先應給與學生足夠的信任和權利,讓學生在管理工作中可以拓寬自我管理空間,有助于管理工作順利的開展。然后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管理工作要求設定工作目標,支持學生在管理工作中采用的方法,容許學生管理工作出現問題,培養學生抗打擊能力。高校管理工作堅持信任和放權原則,讓每名參與管理工作的學生獲得自由發揮的機會。高校管理引入學生參與式管理,有效放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者應充分信任學生,將管理權力交由學生支配,二是學生受到管理者的信任和尊重,應利用好自主發揮的關鍵,通過管理工作實現自我成長的目標,有助于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學生參與式管理應利用好學生會組織,學生會根據管理工作要求組織管理活動,與學生近距離接觸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動態。高校管理人員應合理引導學生會干部參與管理工作,適當給予管理權力,增強自我管理與團體權力、責任管理關系意識,讓他們產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開展管理工作。
高校校園文化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高校管理工作,管理者應重視社團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導社團參與到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社團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以及服務的組織,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可以進行組織和管理,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管理意識。高校管理應積極引入社團,讓學生在社團內發揮參與式管理作用,已經成為管理者培養學生管理能力和意識重要的載體。
基于高校學生參與式管理理念和原則,讓學生和教師積極構建互助和諧的管理氛圍,有助于增強管理效果。在參與式管理要求下,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讓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獲得參與權,學生可以與教師建立平等的溝通關系,進而在管理工作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管理協調作用,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通過參與式管理,教師與學生建立協作、對話關系,使二者在管理工作中積極進行組織和引導工作,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力得到施展的機會,使學生感受到信任、責任以及激勵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管理工作中,產生積極的管理工作作用。
綜上所述,高校管理引入學生參與式管理,已經成為推動高校管理工作有效的途徑,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同時,既能使個人的綜合素養得到培養,還能促進高校管理工作的發展,為我國高校教育建立民主化、現代化發展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